央廣網青島11月16日消息(記者王偉)16日,“科學”號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7年西太平洋開放共享航次”項目的科考任務,順利返航青島母港。
據了解,航次歷時33天,行程5200余海里,獲取了西太平洋水文氣象、海洋生物生態、化學和沉淀物的相關數據和樣品。特別是針對棉蘭老冷渦和哈馬黑拉暖渦開展的多學科的同步觀測試驗,為認識西太平洋多尺度環流變異以及氣候和環境效應提供了觀測和基礎數據支撐。
該基金委項目首席科學家袁東亮介紹說,航次取得的亮點科研成果歸納為五點:
1、首次在西邊界流區開展了次中尺度過程觀測試驗。西太平洋菲律賓東部沿岸有兩只十分強勁的西邊界流,分別叫做黑潮和棉蘭老流寬度約150km到200km,流量相當于長江流量的數千倍之多,對于全球大洋的熱輸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兩支西邊界流內部存在著豐富的渦旋結構,尺度在幾百米到幾十公里,對于西邊界流的動力過程十分重要。過去一直沒能觀測,此次依靠西太平洋開放航次,成功的對這些次中尺度渦旋進行了觀測,為國際首次。
2、首次獲取了拉尼娜期間西太平洋深淵海的環境數據。拉尼娜期間,西太平洋深淵海的變化,過去一直不清楚,此次科考,正值赤道太平洋出現異常拉尼娜事件。獲得的深海溫度鹽度以及海流的觀測,對于理解大洋熱量平衡和我國短期氣候預報等等,有重要意義。
3、開展了全水深海流和痕量元素的協同觀測。利用X-Vane進行了3個站位的全水深痕量元素采樣,對于理解深淵海環境變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4、開展了棉蘭老渦和哈馬黑啦渦的多學科綜合觀測。這兩個大渦旋位于西太平洋印尼海入口區,對于熱帶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動力過程有重要影響。
5、獲取了從近海到西太平洋的微塑料樣品。微型塑料,通過海洋中的食物鏈,進入到海洋生物體內,并最終對人類的健康長生影響。這個問題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但是西太平洋的微塑料觀測以前幾乎是空白。此次航次獲取了25個站點的海洋微塑料顆粒拖網樣品,為查明微塑料在中國近海到西太平洋的空間分布特征及運移路徑提供了觀測支持。獲得的樣品對于評估西太平洋環境污染情況等等具有重要意義。
該航次帶隊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海洋所副研究員周慧介紹說,航次成功回收潛標一套,并成功布放了物理水文和地質沉積物組合潛標兩套。本航次成功開展了對西太平洋關鍵海區的強化觀測試驗,通過對低緯度西邊界流系的流量和流速結構的長時序觀測和走航斷面觀測,取得了該海區的關鍵觀測數據。同時,也獲取了該海域全水深標準深度的水樣,通過采用分子生態學技術手段,以功能群為單位,闡明了黑潮傳輸路徑上水體生物群落結構和生物量時空變化與環境因子的關系;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組成以及受西邊界流影響下西太平洋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分布的差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自2010年開始設立“西太平洋開放共享航次”項目,目的是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西太平洋科研項目提供海洋科學考察的實驗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