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拉薩9月25日消息(記者德慶白珍、西藏電視臺記者申蓓琳)日喀則白朗縣是西藏最主要的蔬菜供應基地。目前,該縣正投資11億元建設萬畝蔬菜產業園,其規模將創西藏之最。
此前,白朗蔬菜發展有限公司召集了一次特別的討論會。在這個會上,公司負責人、各村支書和種植大戶熱烈討論,白朗蔬菜產業究竟何去何從?
公司負責人旦增曲央告訴記者,眼下白朗蔬菜種植進入到了一個瓶頸期,造成這一瓶頸的主要原因是種植的蔬菜品種沒有有效的規劃,規模上不去。而這次特別的討論會就是想推進白朗蔬菜從“群眾想種什么就種什么”到“一村一品”的改變。
分散的種植方式使白朗蔬菜一下達不到應有的市場份額。“一村一品”是白朗蔬菜嘗試的一個思路。討論會結束的第二天,強堆鄉夏吉村同意拿出50個大棚種植黃瓜,如果收益不錯,就拿出全村的一百個大棚,進行推廣。
夏季村的剛堅對此很有把握:“一根上面能結15根黃瓜,算起來,差不多有16斤左右,今年如果‘一村一品’種50個棚黃瓜的話,村里的收入應該能提高。以后,我們夏吉村也應該改叫‘黃瓜村’了。”
面對市場的需求,白朗縣還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引進外來企業。西藏老農民菜田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家,在白朗縣擁有一個投資2600萬,近60棟大棚的生產基地。公司負責人普歐珠:
“已經跟日喀則市15家超市對接。基地每天出三輛車,白朗本地銷售一車、江孜銷售一車,另外山南的浪卡子縣每周拉一車,一車標準裝是2噸。”
品種豐富、品質提升讓白朗蔬菜名聲大噪。白朗縣也將每年的5月28日定為蔬菜采摘節,“采摘游”成為蔬菜產業鏈條延伸的新模式。白朗縣副縣長扎西次旦告訴記者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白朗縣主動出擊,正投資11億打造萬畝蔬菜產業園。他說:
“我們這個規劃是一萬畝,分三期。第一期就是我們看到的巴扎鄉核心區。一共是1000畝。搭建完成的有15座,每個大棚都是由鋼筋深挖搭建而成,僅這一個大棚的占地面積就達9畝,相當于14個籃球場。”
據了解,這些大棚都將配備高智能溫控系統和最新的種植培育技術,而規模也創造下西藏之最。到2020年,白朗縣的蔬菜種植面積將會達到一萬畝以上,蔬菜產值超過5億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