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丹東8月18日消息(記者徐志強)日前,在引航員一系列的規范引航操作下,一艘18萬噸級的貨輪緩緩駛離丹東港30萬噸碼頭。“2010年以前,這種超大型船舶停靠丹東港,對于我們來說想都不敢想。”丹東港引航站站長李宏江說,丹東港港口航道長、通航環境復雜,受水域水深限制,航道及碼頭并不具備大型船舶靠泊能力。考慮到國際航運業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及大型船舶對港口、企業的效益,丹東港引航站積極動腦筋想辦法,通過精確測算潮位,根據船舶的吃水、所靠泊位的情況,大膽創新,制定科學有效的靠離泊方案,合理調派人員和配置拖輪,科學安排船舶進港先后順序,使得18萬噸級的大型船舶進出丹東港逐漸成為常態化。2017年1至7月,丹東港引航站已引領700艘次,其中超大型船舶70艘次。
8月15日下午2點18分,一艘滿載貨物的18萬噸級貨輪穩穩地停靠在丹東港30萬噸碼頭。半個小時后,副站長曲熠完成引航任務,從貨輪上如釋重負地走下來,此時的他已經在港上連續工作了6個多小時。上午9點,“東方明珠”號客輪進港需要引航,緊接著一艘外籍大型貨輪需進港靠泊,下午4點30分,曲熠還要將“東方明珠”號客輪送離港口。曲熠雖然已是副站長,但每天仍然工作在引航一線,像這樣接連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引航作業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憑著豐富的引航經驗,膽大心細的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急、難、險、重的引航任務。
當日下午4點,正當記者采訪結束準備離開時,引航站突然收到一艘滿載9萬噸煤炭的香港籍散貨船的引航申請,該輪船最大吃水14.78米,抵港時間為當晚23點,然而當晚高潮潮高僅6.03米,這就導致航道部分航段富余水深將嚴重不足。如果當晚不能靠泊,隨著潮高一天一天變小,該輪需要在錨地等待至少3天的時間,這將給港方及船東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曲熠得知這一情況,馬上召集站業務骨干進行了研究討論,并主動前往港口總調查看最新的水深測量圖,與相關部門領導商討引航方案。考慮再三,他決定引領該輪進港靠泊。自當晚21點30分開始,經歷了5個小時高度精神緊張的奮戰,船舶安全地停靠在碼頭。此時,曲熠的雙眼已布滿紅紅的血絲,然而當船長向他豎起大拇指時,再多的疲憊也掩蓋不了他心中的喜悅。
多年來,丹東港引航站以打造“水上國門形象第一人”為目標,通過加強業務學習、作風建設,鍛造了一支業務過硬的引航隊伍,引航員隊伍已經從原來的幾人擴充至13人。憑借著高度的責任感和過硬的引航技能,丹東港引航站實現了引航零事故,服務零投訴,贏得了企業和港口的一致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