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央廣網

天津臨港經濟區上半年GDP增速17.4% 新增35個億元以上項目

2017-08-17 10:24: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8月17日消息(記者夏震宇 褚夫晴)記者16日從臨港經濟區中期工作推動會暨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臨港經濟區GDP同比增長17.4%;工業產值新區口徑完成595.7億元,同比增長23.8%;實際利用內資50.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4326萬美元,同比增長21.6%;完成規模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0.1%;規模以上商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27.4%;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17家。

  上半年臨港經濟區緊緊圍繞“建設國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定位,結合區域發展優勢,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向好因素不斷疊聚,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

  優勢因素不斷疊加

  一批裝備制造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提升了核心競爭力,在轉型升級上實現了新突破。同時,中歐產業園不斷推向深入,影響力不斷擴大,與歐盟下屬機構中歐區域經濟合作中心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此外,與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歐洲城市聯盟等行業協會進行了深入對接,先行啟動了中歐交流合作展示中心、中歐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等載體平臺和服務設施的建設,中國-烏克蘭巴頓焊接研究院臨港分院、泰富重裝-歐洲研究中心等中歐合作項目相繼落戶。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并由多方機構共同參與設立的中歐合作產業基金的相關工作也已就緒。

  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

  臨港上半年新增億元以上較大實體經濟簽約項目35個,實現招商引資協議額608.17億元。值得關注的是,臨港相繼簽約廣東國鴻氫能、大連瑞格氫能、歐姆尼電梯、中鹽、藍十字膜、中國航天特色小鎮、中航通飛愛飛客等項目,臨港高端裝備制造、海洋經濟、新能源、通用航空等新興產業又添新軍。

  轉型升級助推提質增效

  上半年,臨港在庫工業企業庫存與年初基本持平,基本實現“即產即銷”。企業運營質量效益顯著改善和提高,增加值增長明顯。目前,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臨港主導產業的龍頭在臨港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的占比達到近50%,形成了智能裝備制造、海水淡化及成套設備制造等五大產業集群的集聚發展、規模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泰富高端裝備創新交易服務平臺、中國-烏克蘭高端焊接技術與裝備產業孵化基地落戶臨港。氫能、通航等新興產業異軍突起,引進了廣東國鴻氫能、大連銳格、重塑科技等多個重點項目。智能化轉型升級全面推開,天廣消防、龍凈環保、格林蘭等一批企業積極進行智能化改造,自主研發設計了多條全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實現了產品升級和產業轉型。

  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臨港經濟區扎實推進“雙萬雙服”和“抓敢促”活動,規劃體系不斷優化提升,生活區開發建設進度加快,創衛和環保督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在加快建設更優的“硬環境”和“軟環境”上持續用力,增強對外來投資的吸引力。其中,臨港提高行政服務效能,開通臨港經濟區行政服務網上辦事大廳,全面推開“三并聯”審批模式;繼續完善臨港產業政策體系,完成《臨港經濟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及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實施細則》的編制工作并加快組織實施;全力打造聚才引才新高地,引導企業用足用好用活市、新區引研引智引才新政,釋放政策紅利,搶占制高點,把握主動權,實現引才的虹吸效應和馬太效應。

  下一步,臨港經濟區將深入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通過進一步完善“三去一降一補”各項措施,以需求側為導向,并立足當前、補齊短板,進一步加大改革和調整力度,實現向引領和創新需求的改革轉變。同時,充分利用中歐產業園臨港核心區的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有效對接,建立并完善中歐對話交流機制和工作機制,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主導,推動制造業集群化、智能化、服務化發展,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編輯: 鄭睿
關鍵詞: 天津;經濟區;GDP

天津臨港經濟區上半年GDP增速17.4% 新增35個億元以上項目

記者16日從臨港經濟區中期工作推動會暨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臨港經濟區GDP同比增長17.4%;工業產值新區口徑完成595.7億元,同比增長23.8%;實際利用內資50.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4326萬美元,同比增長21.6%;完成規模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0.1%;規模以上商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27.4%;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1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