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8月4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楊煜)深化國企混改是今年天津市改革工作的重頭戲。天津開發區作為全市和濱海新區改革開發的前沿陣地,監管的國有企業資產規模較大,截至2016年底,開發區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1672.7億元。天津市開發區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按照天津市國企混改“一二三”的工作思路,快速推進開發區國有企業混改工作,并確定了混改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按照計劃,到2019年,區屬國有企業混改全部到位。
開發區混改工作按照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堅持首批試點與全面鋪開相結合的思路展開。從企業功能定位看,開發區國有企業主要服務于區域建設發展,存在著重資產、難運營、不盈利等情況,為此,要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混改工作邁出更大步伐。開發區國有企業根據功能定位分功能型、服務型和市場主導型3類。屬于市場主導型的企業,以強化經營功能為導向,引進高水平的戰略投資者,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屬于服務型、功能型的區屬國有企業,以提升服務功能為導向,理順企業與管委會之間的責權利關系,加強成本控制;對資產規模較小,且與開發區主業相關度不高的區屬國有企業,實現國有資本逐步退出。
按照混改工作總體思路和由易到難的原則,開發區確定了混改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即:2017年精心遴選南港開發公司、泰達租賃、易泰達科技公司、弘泰物業公司等4家條件相對成熟的區屬國有企業實施首批混改,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改革方案,為其他企業跟進改革提供模板;2018年確保三分之二以上區屬國有企業完成改革;到2019年,進入混改攻堅階段,區屬國有企業混改全部到位。
當前,混改工作已取得初步進展。南港公司等4戶企業作為開發區首批混改企業,已“一企一策”分別制定了混改方案。
下一步開發區混改工作將重點圍繞3個方面開展。一是壓實任務清單。抓好首批混改企業資產清查、經濟責任審計、資產評估工作,即“清審評”工作,積極推動混改企業與意向戰略投資者、金融機構、產權交易中心對接。二是確保混改規范操作。特別是財務審計、資產評估、產權界定、產權轉讓、職工安置等工作。三是進一步創新開發區國資監管方式。在全市各區率先建立國資監管信息化工作平臺,提升效能。強化經營業績考核,實施分級、分類考核體系。加快建立混改任務清單、責任清單以及負面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