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8月1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邵芳 王明賢)近日,寧波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對一批來自柬埔寨大果紫檀現場檢驗檢疫中,發現該批原木數量嚴重短缺,是一起惡意欺詐行為。
據了解,該批貨物由寧波某貿易有限公司向海港辦申報進口,申報品名為大果紫檀原木,出口國為柬埔寨,數量32.9立方米,貨值47706美元,分兩個20尺集裝箱裝載。檢驗檢疫員在對該批原木開箱查驗時,發現兩個集裝箱內僅僅在箱門口和箱尾部堆放了少量原木,集裝箱絕大部分區域都是空的,與貨物申報數量明顯不符。經向收貨人了解情況后,確認這是國外發貨商用少量原木做偽裝,惡意欺騙國內收貨人的貿易欺詐行為。
為維護國內收貨人合法權益,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這批貨物進行了全面的檢驗,經核查,該批貨物申報原木根數509根,實際僅不到200根。并且與申報材積嚴重不符,申報材積32.9立方米,檢尺材積僅5.9立方米,短少82%,預計造成企業損失至少39000美元。目前,檢驗檢疫部門正根據檢驗情況出具證書,力助企業對外索賠。
近年來寧波口岸進口原木數量快速增長,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寧波檢驗檢疫局累計完成進境原木檢驗檢疫1243批、22.2萬立方米、貨值954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3%、68.9%和77.5%。隨著進口原木貿易的發展,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國內企業在開展進口原木貿易中要不斷提高維權意識和風險意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盡可能選擇從業時間長,信譽好的供貨商和中間商進行貿易合作;在簽訂合同時,要求其詳細列出檢尺參照的標準、木材的品質、索賠條款等內容,降低貿易風險;在國外裝貨時,最好能有專人監裝,如遇到材積短少、材種不符、偷梁換柱等情況,應憑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檢驗證書積極對外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