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7月22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張程宣)記者從天津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上半年,經該局檢驗檢疫的進口冷凍豬產品呈小幅上漲態勢,共約52萬噸,貨值約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44%和11.8%。
據該局工作人員介紹,天津口岸冷凍豬產品的進口來源依舊為歐盟地區和美洲地區。在15個進口來源國中,歐盟國家占了10個,但是今年德國、丹麥、荷蘭等共5個來源國的進口量卻出現下跌態勢。因此,來自歐盟地區的冷凍豬產品進口量比重從去年上半年的73.65%跌至如今的66.24.%。
造成這一現象一是我國2017年2月-5月暫停了包括歐盟最大的單體工廠——德國202廠在內的多家德國企業的注冊資質,這直接導致天津口岸從歐盟地區的冷凍豬產品進口量大幅跳水;二是國內豬肉產量提高,豬肉價格回歸理性,國內市場對進口豬肉的依賴程度有所收斂。三是來自加拿大、美國等美洲國家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需求的減少加之競爭的激烈使得歐盟的優勢式微。
由于進口豬肉貿易從下單到接貨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天津口岸冷凍豬產品進口量仍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