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7月20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海關今天公布今年上半年上海外貿進出口情況。今年1-6月,上海市累計進出口1.6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8.7%,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1.8%,列全國各省市排名第3位,僅次于廣東、江蘇。其中,出口6265.9億元,增長12%,占全國的8.7%;進口9267.1億元,增長23.7%,占全國的15.6%。
上海市外貿進出口實現2位數增長。上半年,上海市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18.7%、12%、23.7%。一季度上海市各單月進口增速均低于全國,但從二季度開始優于全國,6月進口增長24.6%,領先全國1.5個百分點。6月上海市出口增長20.2%,增速較上月大幅加快14.3個百分點,結束此前連續3個月落后全國局面并反超全國2.9個百分點。
自貿試驗區進出口占全市4成以上。上海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吸引更多產業投資聚集,區內企業已經成為最具活力的集群之一。上半年,上海自貿試驗區企業實現進出口6427億元,增長17.9%,占同期全市進出口總值的41.4%。其中,出口1966.8億元,同比增長8.5%,占上海市的31.4%;進口4460.2億元,同比增長22.6%,占上海市的48.1%。
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機電產品出口增速高于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半年,上海市機電產品出口4423.2億元,增長13.9%,占上海市出口總值的70.6%,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部分傳統優勢商品出口恢復增長,便攜式電腦、手機和船舶分別出口451.2億元、374.2億元、241.4億元,分別由去年同期的下降13.1%、27.6%和0.9%轉為增長22.9%、20.2%和89.3%。同期,紡織服裝、鞋類等7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849.1億元,增長6.1%。
進口形勢好于出口,大宗商品進口均價普遍上漲。上半年,全球經濟出現持續改善跡象,帶動大宗商品價格快速回升,鐵礦砂、未鍛軋銅及銅材、成品油和煤炭進口均價分別上漲49.4%、32.3%、30.6%和82.3%,對進口值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同期,上海市進口集成電路進口1012.9億元,增長10.4%,占全市進口總值的10.9%,是上海市進口值最大類商品。
消費品集散地效應發揮明顯,其中乘用車、醫藥保健品進口增長尤為明顯。上海是全國最大的消費品進口集散中心,占全國消費品進口總值的3成左右。作為國外總代理商進入中國的首選地,不少商品經由上海進口后輻射全國,促使消費品進口不斷走高。上半年,上海市進口消費品1605.5億元,同比增速由去年同期的8.2%躍升至24.5%;其中汽車和醫藥品進口增長尤其明顯,分別進口409.3億元和393億元,分別增長40.2%和53.5%。
對歐美日發達經濟體依賴程度降低,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均高于總體。上半年,上海市對歐盟、美國和日本3大傳統經濟體合計進出口7450.6億元,增長17.1%,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由48.6%下滑至48%。同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3214.3億元,增長23.2%,占20.7%。
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表現好于外商投資企業。從企業性質來看,外商投資企業在上海市進出口中占主導地位,上半年,外商投資企業累計進出口1萬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5%。同期,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出口表現好于外商投資企業,分別進出口2907.2億元和2489.2億元,分別增長19.3%和29.5%,比外商投資企業增速分別高2.8個和13個百分點。
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速分別為19.6%、15%、25.7%,比上海市分別高出0.9個、3個、2個百分點。為什么上海的外貿進出口整體表現會略弱于全國平均?據上海海關副關長鄭巨剛分析,這主要受上海率先進入轉型階段、制造業成本較高等多重因素影響。
隨著自貿試驗區、科創中心、消費品進口集散中心等效應持續釋放,上海的新競爭優勢正在培育,傳統競爭優勢弱化也相對明顯。結構轉型期內,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會基于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考慮,逐步向外實現產業轉移,可能會在外貿進出口上暫時表現為增速放緩、增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