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寧6月27日消息(記者許大為 張壘)近年來,廣西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因地制宜地確定鄉村建設思路,許多傳統村落和民俗民居示范村屯得到保護性開發利用,使鄉村成為真正留得住鄉愁的家園。
廣西南陽鎮上甘坡始建于明朝,是一座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莊。走進村里,一座百年舊私塾格外醒目。當地村民說,這座私塾建于清代中末時期,從最初的女子學校,變成了后來附近幾個村莊的小學教學點。在上甘坡,像這樣的古建筑、古民居共保存有31座,占地面積約40畝。時過境遷,如今一座座青磚瓦房不僅僅展現著當地的歷史文化,還具有重要的研究與教育意義。
2013年開始,上甘坡開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除了對整個村進行美化、綠化,對村屯基礎設施進行提升,還對古民居群投入資金進行修繕。同時,村民們也自發地保護起家中的老宅,不亂拆,不新建,并將家里富有特色的傳統農具和生活用具捐贈出來,給村里統一保護和展示。
如今,村里的環境變好了,特色旅游資源得到進一步挖掘,這個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村莊煥發著現代生機。下一步,上甘坡還將與附近的鄉村旅游點串聯成線,打造特色民宿旅游,讓當地群眾在保護好傳統村落風貌的同時能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