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饒5月12日消息(記者李竟成 通訊員呂富來 臧得華)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環村而過,溪流一邊羅列著100多口流水魚塘,一邊種植著層層疊疊的有機茶園。村子坐落在海拔930米的高山平坦地帶,粉墻黛瓦,驛道蜿蜒,既古色古香又生機盎然。5月10日記者來到江西上饒市婺源縣大鄣山鄉鄣山村,這種“視覺印象”令人記憶深刻。
“在家里,忙活一個多月,全年吃穿不愁。”采茶旺季,在鄣山村有機茶廠過磅賣茶的村民汪啟昌說,他家有茶園30多畝,一年收入六七萬元。鄣山村是婺源有機茶最佳生產地,品質高價格貴而又市場供不應求。全村擁有茶園1800多畝,帶動140多戶村民實現脫貧,茶農戶均年收2萬元。
“茶葉好品質好價格也是‘管’出來的。”隨行的鄣山村支書汪飛說,“鄣山有機茶金字招牌不能遭到破壞。”鄣山村曾是紅色革命根據地,村里的革命烈士紀念園講述著11位烈士的感人故事。如今,這里紅色基因世代相傳,全村160戶有黨員33人。為推進茶園管理有機化,鄣山村成立黨員生態監督委員會,全體黨員共同參與監督,讓紅色黨建助力綠色產業發展。
不僅如此,該村黨員生態監督委員會還承擔環境衛生、河流禁漁、林政管理、鳥類保護、“兩違”防控等監督職責。“這里是國家森林鳥類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談起生態,汪飛臉上寫滿自豪。
如果說,有機茶是鄣山村脫貧攻堅的“重頭戲”。那么,蜂蜜、干筍、民宿等產業則是該村脫貧攻堅的“小插曲”。驅車進入鄣山村,道路兩旁洞穴里不時冒出一個個蜂筒,里面裝滿的是“甜蜜經濟”。由于海拔高,這里出產的干筍肉鮮味美,提高了竹林經濟效益。
“別人爬臥龍谷,我在谷上居,不虛此行。”采訪中,上海游客詹建民笑著說。原來,這里還是聞名遐邇的臥龍谷景區之“源頭”:臥龍谷之水源于此,臥龍谷之石連于此。近年來,隨著一批批游客慕名探訪臥龍谷“最高峰”,讓鄣山村聲名鵲起。看到了商機的村民,也辦起了農家樂,發展了民宿產業。“我們對農家樂排污設施實行最嚴厲的管控。”汪飛說,“沒有好生態好環境,就會丟失‘金飯碗’。”
目前,鄣山村僅有10余戶尚未脫貧。下一步,該村通過資源入股、黨員結對、企業幫扶等方式,實現整村脫貧。“不出意外,明年全村就能實現‘小康夢’。”汪飛滿懷信心地說。此前,在愛心企業、社會各界的幫扶下,該村投資50多萬元新建了鄣山小學。下一步,幫扶紅利將惠及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