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貴陽4月28日消息(記者王珩 貴州臺黃小勝)教師在課堂上手持平板電腦進行移動教學,學生用同屏終端進行課堂搶答。本月,清鎮教育開啟全新的智慧模式,247個班級推出智慧課堂,在全省首個試點“大數據+教育”工程,探路智慧教育。
在清鎮市第二中學,記者看到與傳統課堂不同的是,智慧課堂由“教師機、學生機、微云服務器”構成。教室的正前方左右兩塊黑板間有一塊高清顯示的“教學屏”。學生們的課桌上,除了書本、作業本之外,還人手一塊八寸平板電腦。老師也手持與“教學屏”一鍵同屏的教師機,穿梭在學生中間,對個別學生的疑問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若遇上老師在平臺上發布搶答題,班上氣氛更是活躍,先答完的同學的答案會同步顯示在“教學屏”上,這讓平時不愛參與課堂互動的七年級(3)班的楊緣變得積極起來,“之前,我們班上的氣氛特別死。自從用了“智慧課堂”以后,老師會在上面發布一些題目讓我們來搶答,覺得好玩,一點,自己就成第一,也是更喜歡這樣子回答問題。”
清鎮二中智慧課堂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與教學過程的融合,實現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應用的智能、高效的課堂。清鎮二中英語老師婁丹:“課前,如果課程比較難的話,我可以把我錄制好的微課發給學生,能夠很好的預習;在課中,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因為互動環節是豐富多彩的,而且我可以及時地在課堂上進行作業的發布,馬上就有一個數據的反饋。”
“智慧課堂”還延伸了課后學習。老師布置的作業可以及時通過平臺提交。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老師可在平臺上及時個別輔導,因材施教。同時“智慧課堂”更有課外閱讀、看電影學英語、智力閱關小游戲等,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學生李芯宇:“在以前,課外需要在圖書館里找書來看,那樣我們去圖書館的時間就會消耗很長,看不了幾行字就上課了。可是現在我們只需要把平板打開,點開我的電子課本,我就可以閱讀課外書。”
清鎮市教育局電教儀器管理室主任徐剛舉介紹,清鎮市人工智能“大數據+教育”工程將交付小學、初中和高中的247個班級智慧課堂、3所智慧學校與教育教學云平臺、大數據平臺實施,“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之后,它會生成一個分析報告,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對教師教的程度,都一目了然。通過這種模式,我們要回歸一個教育的本質:提質減負、因材施教、以人為本。最終我們的目的是覆蓋全市的教育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