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寧4月25日消息(記者張壘 許大為 廣西臺 甘智銳)4月23號是世界讀書日。閱讀,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件很簡單的事情,然而對于盲人來說,他們的閱讀卻只能通過“觸摸”與“聽”來實現。
記者走訪發現,盲人書荒問題仍然存在,質量也沒有大幅提高,盲人群體中的文盲率居高不下。
17歲的盧燕伍是南寧市盲聾啞學校九年級的一名學生,先天性失明,由于市場上沒有盲文書籍銷售,除了教材,盧燕伍笑稱,自己是看著一本書長大的,就是學校幫訂閱的《中國盲童文學》。
對于社會上的盲人而言,接觸盲文圖書的方式除了從中國盲文出版社購買、通過中國盲文圖書館免費郵寄借閱,還可以從各級圖書館借閱。記者前往廣西圖書館了解情況,發現盲文圖書并不多,在音像文獻借閱室,記者并沒有看到專供盲人使用的音像制品,即便是有聲讀物,也不到100本。
廣西圖書館借閱部主任何小枝告訴記者,圖書館內的盲文書刊并不多,而來借閱的盲人也是越來越少:
廣西盲人的文盲率在95%左右,盲人怎樣才能和大伙兒一同領略“書香”?社會在發展,但是盲人閱讀情況卻沒能得到足夠重視,目前,廣西盲人協會和大多數省區市的盲人協會一樣,還沒有完成法人登記,由于沒有法律意義上的社團法人身份,許多盲人事業心有余而力不足。
廣西殘聯副主席、盲人協會主席陶進:“廣西已經成立了殘疾人閱讀委員會,但是針對所有的殘疾人。而盲人讀書的方式和方法和其他殘疾人都不一樣。”
陶進認為,目前我國有一種將盲人和按摩聯系在一起的誤區,這誤導了盲人的認知,影響盲人事業的整體擴展,“現在我們就是約定俗成了,你好像盲人除了按摩就不能做別的了,在韓國KBS都有盲人主持人呢。”
陶進認為,盲人讀書有其特殊性,它對盲人文化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如果素質提高不起來,盲人會成為越來越邊緣化的人群。盲人閱讀很艱難,需要社會各界給予更多關心和支持,只有引起重視,盲人閱讀才能真正走出困境。“通過閱讀,從技能、文化方面提升盲人素質。只要他們愿意接受,我們就應給機會,希望他們不要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