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常德3月14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吳林芳)1975年出生的劉鈞,現任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公安局澧陽派出所所長。看上去有些儒雅的他,自24歲入警以來,將青春揮灑在公安基層最前線,從巡警到刑警,更多的時候,他扎根基層派出所當“領頭羊”,因工作出色多次立功受獎。“年輕有為”,是澧陽鎮轄區群眾給他貼上的標簽。
澧陽派出所下轄18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10萬多,出租房屋達到4824戶。由于地處澧縣主城區,轄區年均接處警、案件查處和違法人員打擊量較大,是整個縣城治安穩定與否的“風向標”。澧陽派出所因此被稱為“一所”。這樣一個挑戰與壓力并存的派出所,考驗的是領導者的能力、作風、毅力和勇氣,劉鈞沒有讓人失望,2016年,該所在常德市、縣公安機關年度綜合考評中,成績均排在榜首。其創新推出的社區“樓道七個一警務工程”、“派出所三三師徒制”在全省、全市微創新大賽中雙雙獲得一等獎,其成功的警務創新經驗,還先后在法制日報、人民公安報、湖南日報等中央、省市媒體報道
會帶隊伍的“領頭羊”
走進劉鈞的辦公室,靠墻的書柜整齊擺放著各種書籍,他酷愛讀書,尤其是法律業務和管理類書籍,一有時間就為自己“充電”。
在工作中,劉鈞將學問做到實處。人管人,事倍功半;制度管人,事半功倍。為規范民警的行為,他結合派出所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管理考核體系,對各個崗位的責任一一細化、量化,獎懲得當,激勵民警想事干事的熱情。
嚴管未必不近人情,鐵包公也有柔情面。在制度高壓線的保護下,民警無時不刻感受到來自所領導的關心:民警、輔警或家人生病住院,劉鈞第一時間探望,誰家有困難有矛盾,他必過問必幫助。“劉所長對民警、輔警一視同仁,什么都為我們考慮。”派出所的幾名輔警如此感慨道。
從民警的警容規范、內務衛生,到言行舉止、執法辦案,劉鈞十分重視“所文化”,以保持警隊威武文明的形象。他常說:“執法辦案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是體現公平正義的一把秤”。為此,所里經常開展法制交流座談,練就的便是“涉訴案件少、精品案件多”的硬功夫。
值得一說的是,他到任后,延續并有所創新地推行“五三”師徒制,通過老民警的“傳幫帶”、新民警的“跟學練”,營造出大家“比學趕拼”的工作氛圍,隊伍建設由此邁上了嶄新的臺階。2016年11月,“五三”師徒制在全省的微創新大賽中榮獲銀獎。
打擊犯罪眼里不揉沙
入警誓詞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承諾,在劉鈞的從警生涯里從不曾淡忘。但凡發生損害群眾利益的違法犯罪,他的處理態度顯得格外霸氣,辦案前再三叮囑民警換位思考,要把群眾當親人看。
2016年10月以來,澧陽派出所接到多位受害人報案稱,自己的汽車車牌被盜。偷車牌的人專門盜取路邊停放的汽車車牌,留下寫有微信、QQ號的紙條向車主索要200-300元“贖金”。短短一個月內,受害車主便達數十人。
獲悉情況后,所長劉鈞、教導員楊鳴高度重視,親自組織調度民警研究案情,并指派副所長李潔帶隊全力攻堅該案。隨后,民警調取了多起案發地點的監控視頻,同時在案件高發時間段加強巡邏。12月21日凌晨4點,民警巡邏至香潭街時,發現一個正蹲在汽車前撬車牌的女子,于是立刻上前將其抓獲。經審查,犯罪嫌疑人藍某承認自己多次盜竊車牌向車主敲詐勒索錢財的犯罪事實。
“雷霆60”專項行動期間,得知民警研究積案時牽出一宗詐騙案,劉鈞每天都會主動詢問偵破進展。經過布控,警方快速將趙某夫婦抓獲,審訊后查明,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間,犯罪嫌疑人劉某與趙某多次虛構事實,謊稱妹妹的住房為自己所有、在澧縣黃橋有地皮、縣城有門面并以此為抵押,在明知自己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向多位受害人“借款”200多萬元后開溜。
當好轄區的忠誠衛士
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派出所是公安機關的第一道防線。劉鈞重新規范了8個社區警務室,并為其配備了1位專職民警和2名輔警,在相關考核機制的引導下,該所對轄區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等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派出所還以社區民警牽頭,組建了社區巡邏隊、護廠隊、護院隊、小區物業保安隊,根據實際的治安狀況,采取有重點、分時段的巡邏,加上城區的監控系統,構成了一個動靜結合的防控網絡,讓違法犯罪無處藏身。
2016年9月2日晚10時許,社區民警李永耀等人巡邏至澧陽鎮丁公橋路段時,發現一名中年男子在一輛摩托車旁搗鼓,還不時四處張望形跡可疑。民警當場將其控制,經查,嫌疑人蔡某對其流竄作案盜竊摩托車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此外,社區民警每天都下沉到社區,指導群眾搞好防范工作,積極調解鄰里糾紛,將大量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了民轉刑事案件的發生,有力促進了轄區的和諧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