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青島2月14日消息(記者王朝朋)日前,青島市人才市場為期七天的“賀新春”大型人才招聘會暨高校畢業生供需洽談會落下帷幕。7天內,現場共有青島啤酒、交運集團、青島科瑞新型環保材料集團、華聯商廈、青島瑞信石油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國人集團、利群集團、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黃海學院、山東力牌石油化學公司等1085家企業參會,提供二十多個行業的崗位11935個,吸引求職人員2.8萬人,現場招聘現場人潮涌動,參會企業共攬收簡歷6萬余份。
據統計,企業專業需求前十名,工商/公共管理類、計算機/電子信息類、經濟類、貿易類、土建類、機械制造類、化工與制藥類、語言類、藝術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企業崗位需求前十名分別是市場營銷/銷售、采購/貿易、計算機/互聯網/電子商務、房地產/物業管理、機械、百貨/零售服務、財務/審計/稅務、人力資源/行政、生產/運營、醫藥/化工。
據人才市場調查顯示,銷售/營銷/公關類崗位已連續三年成為企業需求及供崗最高的崗位,在節后用工市場上,60%的企業表示急需銷售類人才,有半數的企業表示今年將有增加銷售類人才招聘的計劃,銷售類崗位的薪酬、福利也有逐年提升的趨勢。某知名保險公司的人事主管黃先生說,公司計劃擴招50名左右的銷售人才,今年既不要求學歷也不要求工作經驗,只要踏實肯干、有團隊合作意識就行。然而,即便企業主動出擊、多管齊下,銷售類崗位的達成意向率依舊持續低迷。“即使收到了不少簡歷,但最終通知面試的時候,十個人里面能去兩三個就很不錯了。”某外貿公司負責招聘的劉女士說,她所在的公司今年計劃新招20名大學生用于拓展新業務,然而一上午只要十幾人投遞簡歷。
通過現場調查發現,為了招到合適的銷售人才,很多企業主動出擊拿著招聘簡章在會場四處詢問求職者,但大多數求職者一聽到是干銷售就大搖其頭,連了解的意愿都沒有。對此,一家房地產連鎖公司的招聘負責人說:“我們的底薪是3000元,做的又都是新房銷售,尋找客戶相對容易。因此每月算上提成的話,平均收入都能到七八千元。但可能學生對企業還不了解,認為置業顧問就是求人買房,因此主動來詢問的人不多”。“很大原因是受到固有觀念的影響,”人才市場分析師說:“很多人認為銷售就是求人辦事,工作壓力大,對能力要求高,太辛苦,需要經常加班加點等等,其實這些都是片面的看法。銷售行業經過發展現在已經越來越人性化,比如能夠提供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較多的培訓機會,較高的薪酬福利,比較注重軟福利和團隊文化。尤其對大學生來說,一開始從事銷售工作就像打地基,可以積累廣泛的人脈,迅速提升自身能力和適應性,為下一步的職業選擇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同時,銷售工作能夠讓年輕人充分展現自身的活力、創意、潛力,限制比較少,能夠適應現在年輕人的擇業觀。因此,高校和社會都應該積極引導求職者轉變觀念,尤其對于大學生,銷售是個不錯的起步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