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舉行2016實體經濟發展論壇
2016-12-30 14:12: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珠海12月30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鄧璐 沈維)昨天,由珠海進出口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主辦的“2016實體經濟發展論壇”在珠海舉行。本屆論壇邀請了格力電器創始人原董事長朱江洪、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朱敏、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孫家雄、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副會長王新、廣州足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和平等重量級嘉賓齊聚一堂,圍繞“質量、技術、共享”主題,共擘振興珠海實體經濟愿景。珠海市政府副市長賀業民致辭,珠海檢驗檢疫局局長黎慶翔作總結演講,副局長潘朝思主持,珠海市科工信局、珠海市商務局、珠海市食藥監局、北師大珠海分校等平臺共建單位主要負責人、企業以及行業協會代表出席論壇。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貫徹好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調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如何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法制化的市場營商環境建設,如何深化公共服務,促進企業質量提升和技術進步,助力珠海實體經濟發展需逐一破題。
實體經濟發展論壇的舉辦,正是為來自政、產、學、研的與會者搭建了一個思想交融、智慧碰撞的平臺,傳遞前沿科技,弘揚工匠精神,匯聚資源要素,共促經濟發展。賀業民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平臺服務成效,同時表示,企業是振興實體經濟的主力軍,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廣大消費者等等是堅強后盾,振興實體經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他強調政府部門既要出臺政策措施,也要大力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努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
論壇上,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朱敏和格力電器創始人原董事長朱江洪分別就能源材料、工匠精神作了精彩的專題演講。朱敏分享了個人在能源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介紹了前沿科技和成果轉化運用,他談到,華南理工大學作為以工科見長的高校,希望珠海企業能與設立在珠海的實驗室開展更為密切的合作,在共同推動珠海實體經濟發展當中更有作為。朱江洪闡述了個人對“工匠精神”的深刻理解,分享了如何培養企業的工匠精神,他認為“打造工匠精神就是打造企業社會責任心和企業家的良心,工匠精神是思想的體現和道德的體現。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時時刻刻會碰到各種問題,碰到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較量,如果沒有按照為社會服務的精神打造企業的良心產品,就一定會走向歪路。只有提升社會責任感,打造自己的良心,才能在打造工匠精神的長期決斗中取得勝利!”
在圓桌討論環節,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孫家雄、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副會長王新、廣州足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和平分別就互聯互通、產品質量以及管理創新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主題發言,思辨實體經濟發展。關于互聯互通,孫家雄表示,通過建立合作溝通機制,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與珠海進出口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將能更有效配合澳門和珠海政府,加強支持當地企業參與區域貿易合作的資源服務,促進兩地企業得到更快、更有效、更好的發展。王新就尋找中國經濟新方位的主題,結合企業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推動“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質量評估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強調要更注重質量的提升。就新常態下的企業轉型,曾和平認為驅動企業轉型的五大要素是當今沒有企業邊界、高度不確定的時代到來、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技術和新思想、新人的出現,企業要隨著時代轉變而轉型,可持續性是企業必須做出的選擇。
論壇期間,平臺還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和企業代表通報了平臺服務產業發展情況,介紹平臺“明星”服務項目和服務企業案例,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的提問。
據悉,平臺建成以來,立足珠海產業集群現狀和企業實際需求,集聚資源,創新服務,為珠海和周邊地區5000余家中小微企業提供質量評價、技術支持、檢測認證等技術服務,推動了產業質量提升和技術進步。特別是今年以來實施了“重點企業培育計劃”、“技術研發補貼計劃”及“產學研協同創新計劃”,累計簽訂研發補貼協議企業126家,支持企業研發項目1359項;9個產學研項目獲得平臺立項,涉及電子產品研制、生物制劑開發、食品加工技術的改進等領域,為企業新增產值4400萬元。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珠海
今天上午,北師大-北中醫國家大學科技園橫琴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首批落地項目發布會在橫琴創意谷1棟路演中心成功舉辦,
2016-12-27 20:28:00
今年下半年,3名犯罪前科累累的“老扒手”憑借自制開鎖工具、熟練的開鎖技術,組團流竄到我市作案。
2016-12-27 16:56:00
19號星期一剛上班,橫琴法院執行局的電話就響個不停,電話里傳來一個男人急促甚至憤怒的聲音:“你們為什么不讓我回澳門,我要回澳門看病”。
2016-12-27 16:47: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