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肝移植手術成功 深圳器官移植中心建設取得進展
2016-11-07 15:06: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深圳11月7日消息(記者李強)記者今天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獲悉, 11月4日,在經過兩周等待后,38歲肝硬化患者繆先生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結束了6年來廣深兩地奔波求醫的煎熬與等待,重獲新生。這也意味著深圳器官捐贈者在本市就可以進行捐贈手術,而未來器官受體患者在深圳本市便可享受評估、檢測、手術以及術后隨訪治療全流程的診療服務。
據繆先生主管醫師林博士介紹,38歲的繆先生確診慢性乙肝已經15年,出現慢性肝衰竭已有6年多,已失去工作能力,盡管生活可以基本自理,但高昂的醫療費用以及反復往返廣州治療所造成的費用,對其家人造成了很大負擔,“即便有深圳醫保報銷,目前我們已經自費承擔超百萬元,對家庭造成極大經濟負擔。”繆先生表示。10月28日,繆先生因為肝功能衰竭病情危重,來到深圳第三院住院治療。經過專家評估后,需要進行肝臟移植治療,但轉院治療風險極高。隨后,經深圳市三院向省衛計委報批,借助深圳市三院進入OPO(器官獲取組織)聯盟的資源與信息共享便利條件,團隊在一周內便找到了供體肝臟,并于11月4日晚成功進行了肝移植手術,目前術后恢復狀況良好。
記者獲悉,近30年來,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器官移植的國家,每年約有100-150萬人器官衰竭。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深圳市有4156例透析病人,其中數百例患者需要進行腎臟移植手術。以深圳市三院為例,每年有300多例重癥肝病患者需要進行移植治療,40多例長期血透治療的患者需要進行腎移植。由于OPO(器官獲取組織)資質與肝腎器官移植資質缺乏,目前深圳尚無一家醫院開展這兩項技術, 導致這些患者大部分放棄移植治療,少部分轉往廣州、上海、杭州、北京等地進行肝腎移植,十分奔波。而終末期肝病患者,如肝硬化腹水、肝性腦病、肝腎綜合等終末期腎病患者,身體情況較差,不適合長途轉運或長久等待移植。另一方面,由于異地醫保報銷比例低問題,導致患者經濟無力承受。
2016年,市三院通過市政府“三名工程”,成功引入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深圳分中心”,并先后建立“深圳市肝膽胰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器官捐獻與移植免疫重點實驗室深圳分室”,深圳大器官移植技術的空白得以填補,完善了從外科、ICU,麻醉、檢驗、影像到術后隨訪的全鏈條建設,學科實力快速發展,為未來市三院建設深圳市器官移植中心打下堅實基礎。深圳市三院將積極打造屬于深圳人民自己的器官移植中心,并帶動麻醉、重癥監護、肝病內科等多學科的發展,為深圳人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建設廣深醫療高地。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深圳
在深圳,一個月之前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新政初見成效,深圳市場及金融主管部門對貸款環節的監控不斷加強,如今,通過假流水、假離婚等手段鉆政策的漏洞來炒房已經越來越難。
2016-11-07 09:50:00
近日,由深圳市商協會秘書長聯誼會、廣東省新疆商會、新疆烏魯木齊慈善總會聯合組織,邀請深圳各商協會秘書長20余人赴深圳銀湖參加支援新疆慈善晚宴活動。深圳商協會創新援疆模式,以開展養鵝和包銷香米介入支援新疆工作。
2016-11-05 23:06:00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市貿促委與市金融辦等單位承辦,福田、龍崗、光明、坪山、前海等多家政府部門聯合參與的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下簡稱“金博會”)于今天在深圳舉行,為期3天。本屆展會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將有近300家金融機構、近千名企業家參與本次展會并舉辦各類專業論壇及對接會近30場。
2016-11-05 15:31: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