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發現鑒別地球隱藏主要碳匯方法
2016-03-31 10:44: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合肥3月31日消息(記者劉軍 通訊員楊保國)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鄭永飛院士研究組在碳循環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提出鑒別地球隱藏的主要碳匯——自生碳酸鹽的地球化學方法,研究成果發表在3月7日出版的《自然·通訊》)上。
據了解,自生碳酸鹽是除原始海相碳酸鹽和有機碳以外的第三個主要的全球碳匯。原始海相碳酸鹽主要在海水中生長,而自生碳酸鹽則主要在沉積物孔隙水中生長。碳循環制約著地表的生物圈、海水的酸堿平衡、大氣的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以及地球表面的熱收支,是影響全球氣候環境的關鍵過程。鑒別自生碳酸鹽匯對于認識地球表面的碳和鈣循環,以及理解碳循環在大氣氧演化中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還缺乏一種清晰的方法來區分自生碳酸鹽匯和原始海相碳酸鹽匯。
中國科大鄭永飛研究組通過對華南地區同時含這兩類碳酸鹽的早三疊紀地層進行系統的地球化學研究,發現可以通過碳酸鹽鈾含量與碳同位素組成相結合的方法來區分這兩個碳酸鹽匯。他們發現,原始海相碳酸鹽和自生碳酸鹽在鈾含量和碳同位素組成上存在差異,其中原始海相碳酸鹽鈾相對虧損而富集重碳同位素。造成這一差別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有機碳在沉積物孔隙水中存在一系列帶狀分布的生物及非生物降解過程,這些過程造成了自生碳酸鹽的碳同位素變化;二是鈾在海水和孔隙水中具有不同的濃度、價態和存在形式,造成了自生碳酸鹽匯比原始海相碳酸鹽匯的鈾含量高。
通過數值模型,他們重現了自生碳酸鹽在生長過程中碳同位素組成和鈾含量的變化,并且模擬出的對應的孔隙水化學組成剖面也與現代海洋學的觀察相符。
《自然》雜志審稿人認為,這是一項基礎性發現,對于解釋沉積碳酸鹽的碳同位素組成、認識地球碳循環的歷史、探索地球歷史上大氣氧含量變化的原因以及預測未來的碳循環(包括大氣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安徽
記者今天從合肥市運管處獲悉,今年以來,合肥運管部門已查處私家車接入平臺從事非法營運行為367起。
2016-03-30 15:08:00
記者今天從安徽稅務部門獲悉,今年5月,“營改增”試點將全面推開,全省預計能新增30余萬納稅用戶,并有望實行“營改增”首個征期預約申報,
2016-03-30 15:08:00
記者今天從合肥鐵路部門獲悉,4月1日至4日鐵路部門將迎來清明節假日運輸。根據鐵路部門的預測,清明小長假合肥火車站和合肥南站預計發送旅客54萬人。
2016-03-30 15:0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