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小黑山下的大愛
2016-01-08 10:1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沈陽1月8日消息(記者徐志強)這段日子,位于鳳北小黑山腳下的通遠堡鎮小黑山村,因出了個“遼寧好人”王玉梅讓人熟知起來。八九十歲的高齡、拖著年邁的身軀照料患腦血栓的前兒媳和毫無血緣關系的小孫女,王玉梅一干就是7個春秋。然而,這個書寫人間大愛的老人回答起來卻是那樣的樸實平淡:“我要是不照顧她們,就沒人管了,這個家就散了。”
一副清瘦慈祥的面容和滿含辛酸的雙眼,是王玉梅老人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3間小瓦房,王玉梅老人與前兒媳張蘭英及小孫女張玉秀住在一鋪炕上。屋內雖說簡陋,但干凈利整,炕頭上的被褥擺放得整整齊齊。
1月6日上午,陪王玉梅老人在家里正吃著“小藥”的還有小黑山村婦女主任、服務志愿者王鳳娥。王鳳娥告訴記者,王玉梅老人今年92歲了,這半年心臟病總犯,時不時要到村衛生所打滴流。去年12月27日,遼寧衛視“遼寧好人”年度盛典就是小孫女張玉秀代奶奶王玉梅出席的。“如今,她兒媳婦能自己走道上廁所了,小孫女也讀6年級了,老人身體卻不行了。”王鳳娥說。
上世紀80年代,王玉梅的二兒子與張蘭英結婚,一家人日子過得幸福和睦。而1998年的一場變故打破了這個幸福的家庭,王玉梅的二兒子因病去世。因怕有病在身的兒媳改嫁會被欺負,2002年王玉梅替兒媳做主招了一個上門女婿。
天有不測風云。2006年,張蘭英的第二任丈夫又因車禍死亡。著急上火的張蘭英,2008年得上了腦血栓,癱瘓在床。兒媳二婚后生的小女兒張玉秀當時才兩歲多。“我不能看著這個家散了。”時年84歲的王玉梅不顧兒女的阻攔,從在本溪生活的小兒子家搬回了小黑山村,照顧兒媳張蘭英和小孫女張玉秀。
頭4年,兒媳張蘭英病得生活不能自理,常常大小便在床上、內褲上,但老人從不嫌棄,總是換好后洗得干干凈凈。王鳳娥與她們住在同村。她說,那些年每天天不亮,佝僂瘦弱的王玉梅就起來把飯菜做好,然后燒上熱水為張蘭英洗臉擦身子,再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勺子,一口一口地將飯菜喂給兒媳及孫女。“每喂一口她都會輕輕地吹一下,避免燙到孩子。”這一幕溫情,她永遠忘不了。
照顧一個癱瘓的病人就夠拖累人的,更何況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王玉梅確實有些力不從心,但她從來沒抱怨過什么。也有人勸王玉梅,找個好人家把孩子送走算了。但王玉梅權衡再三說:“孩子絕不能送人,她是蘭英活下去的動力,只要我活一天,就一定會把她們娘倆照顧好!”聽到這些話,望著日漸消瘦的婆婆,躺在炕上的兒媳淚如雨下。
“難還難在家里沒有什么收入。”全家生活來源主要靠兒媳的低保金和親戚鄰居的幫襯。為了少花些錢,王玉梅在屋后的菜園里種上蕓豆、土豆、辣椒等青菜,還養了4只雞、4只鴨。她說,雞鴨下點蛋可以給她們娘倆補點營養。
王玉梅的做法讓兒子女兒難以理解。其實,孩子們的反對也不是沒有道理:一個前兒媳婦,一個外姓孫女……一個90歲的老人也沒有這義務呀!可是,無論兒女們怎么勸,老人就是不撒手。“俺累點不要緊,孩子回家有熱乎飯吃,兒媳的病也比以前強,看著她倆高興,俺比什么都高興。”王玉梅認準了這個理兒。
在老人的精心照料下,2011年張蘭英可以自己拄拐下地行走了,小孫女也一天天長大了。
老人的善良和執著感動了大家。鎮里幫她家修繕了房子,院里鋪上了步道磚,并派出志愿者協助老人打理她家的生活。親屬鄰居等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老人干些農活。 “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親眼看到兒媳的病徹底好了,小孫女張玉秀考上大學。”王玉梅說。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遼寧
從今年1月1日起,遼寧葫蘆島市開始施行城區居民用水階梯價格,針對低收入居民家庭,在第二、第三階梯的用水量給予10%的價格優惠。人口較多的可按比例增加。
2016-01-08 10:05:00
眾所周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是十八屆五中全會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定調的五大理念。
2016-01-05 11:02:00
以往在北方冬季,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都有人焚燒秸稈和落葉,從現在開始,這種隨便亂燒污染環境的行為將會得到有效改善。
2016-01-05 10:1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