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戒毒”膠囊的偽裝 貴州省首例地芬諾酯毒品案成功告破
2015-10-10 10:48: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貴陽10月10日消息(記者周強 孟海 貴州臺黃小勝)自辦加工廠,披著“戒毒”膠囊的外衣,通過分區銷售的模式以賣供吸。10月9日,貴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通報了貴州省首起以“地芬諾酯”為原料制作毒品銷售的案件。
3月20日,貴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四大隊抓獲一名47歲的吸毒人員周某某,其身上攜帶兩小盒膠囊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兩小盒膠囊有190余粒,重123.4克;該膠囊沒有正規包裝,也沒有正式的名稱。經對周某某尿檢呈陽性。經詢問,周某某交待近期吸食過毒品海洛因,其隨身攜帶的膠囊是一種具有“戒毒”作用的藥品。
憑著多年的辦案經驗,民警懷疑“戒毒”膠囊中含有毒品成分,于是,把“戒毒”膠囊送至毒品檢驗中心檢驗。經檢驗,該“戒毒”膠囊含有“地芬諾酯”成份。
“地芬諾酯”為白色結晶性粉末,藥用上具有止瀉功能。但大劑量使用,會讓人產生快感。以“地芬諾酯”為原料制作新型毒品,以前在貴州省從未出現過。因此,該案件也引起了貴州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的高度重視。在貴州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的牽頭下,貴陽、遵義的民警們順藤摸瓜,成功將目標鎖定到遵義市生產“戒毒膠囊”的劉某某身上。
民警從劉某某住處搜出大量“戒毒”膠囊成品、半成品、生產加工工具、以及材料等。經檢驗,其中有826克“戒毒”成品、半成品中含有地芬諾酯。
據劉某某供述:2010年,他和女友何某某在一家非法開設的“自愿康復戒毒中心”,學到了制作“戒毒”膠囊的方法,并于2014年自立門戶,購買粉碎機、電磁爐等設備,將中草藥經過加工成粉末,再按一定比例添加地芬諾酯,灌裝成“戒毒膠囊”。每粒成本只有幾毛錢的膠囊,批發給一級經銷商余某,價格上漲到了1.5至2元。巨大的利潤很快讓劉某和女友嘗到了甜頭,他們開始通過余某的關系,在貴陽、遵義、畢節等地尋找“加盟商”,構建自己的非法銷售網絡。截至被警方查獲,二人自制的這種“戒毒膠囊”已經遠銷至云南、廣西、重慶等地。
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編輯:中國廣播云采編
關鍵詞:貴州
今日,記者從貴州省紀委監察廳網站獲悉,為推動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國務院組織開展第二次大督查。
2015-10-10 10:20:00
10月9日,據貴州省紀委監察廳網站消息,經貴州省委批準,黔南州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閔路明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2015-10-10 09:05:00
10月8日,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總工會聯合主辦的“貴州省第二屆行業道德標兵評選活動”網絡、微信投票正式啟動。
2015-10-09 10:22: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