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鼓勵醫生開診所 允許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合作
2014-10-13 19:5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李單)為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北京市的健康服務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健康需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日前正式印發。
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是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把我市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具有重要意義。《實施意見》強調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加強政策引導,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以人為本、統籌推進。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和水平作為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進一步強化政府在制度建設、規劃設計、政策引導和行業監管等方面的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立足市情、創新發展。健康服務業發展要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一致、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加強理念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激發社會活力。堅持整合資源、協同發展。把健康服務業發展與旅游休閑、文化創意、養老服務等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實現協同發展。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形成功能完備、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健康服務業產業體系,培育打造一批健康服務企業和知名品牌。健康服務業成為推動本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基本得到滿足,健康素養明顯提高,健康水平達到世界先進行列。
《實施意見》共分“總體要求”、“主要任務”、“政策措施”、“組織保障”四大部分。結合北京市實際,《實施意見》注重破解問題,體現創新,提出了六大類主要任務、六大政策保障措施。《實施意見》提出大力支持社會辦醫、積極發展健康保險、發展多樣化健康服務、加快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健康服務業相關支撐產業、促進產業聚集和園區發展等六大類19項重點任務。諸如放寬乙類大型設備配置限制、鼓勵醫生開辦診所、鼓勵發展獨立的檢驗和檢查醫療機構、允許公立醫院以特許經營的方式開展與社會資本的合作、探索護理服務社會化、鼓勵商業保險公司提供長期護理等保險產品和服務、鼓勵引導藥品零售企業提供處方外配服務和藥學服務、探索推進互聯網醫藥銷售和藥學服務、統籌和整合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加強健康服務業與旅游信息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大健康服務業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力度、鼓勵發展面向健康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的第三方社會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創建國家級醫學創新中心、將健康服務業納入現代服務業試點等均是體現創新的任務安排。
《實施意見》還提出了放寬市場準入、公平獲得生產要素、擴大健康服務業市場空間、完善財稅價格政策、完善服務管理政策、完善健康服務法規標準和監管等六大類政策保障措施。諸如下放審批權限和縮短審批時限、實行企業總部統一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取消多點執業地點數量限制、逐步增加政府購買服務的類別和數量、企業為其員工支付的補充醫療保險費,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符合條件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政府資金支持范圍、社會力量舉辦的健康服務機構享受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建立健全不良執業記錄制度、失信懲戒以及強制退出機制等措施都體現了問題導向,注重破解北京市健康服務業務發展面臨的問題。根據《實施意見》要求,北京市將建立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下一步各部門還將結合本部門實際,出臺配套政策文件,進一步細化政策措施,保障《實施意見》的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編輯:姜萍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