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迎來120周年校慶 反思差距堅守學術凈土
2013-11-29 16:41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武漢11月29日消息(記者劉芳 鄒穎婧)東湖之濱、珞珈山上,百年名校武漢大學今天迎來了120周歲誕辰,全球50多萬武大人心聚珞珈,近千名校友身臨母校,共話武大的過去和未來。
武漢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曉紅坦言今日的武大距離世界一流大學還有不小的差距,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深刻的反思,一連串捫心自問,彰顯武大銳意改革的決心。
反思一:如何堅守和履行好大學的根本使命?
李:我們在為大學如今的地位和作用感到欣慰的同時,不得不為大學功利化傾向感到憂慮;大學的根本使命是什么?是培養人才!但至今我們還沒有完全形成研究型大學四大功能相互促進、共同服務于人才培養的有效機制。
反思二,如何保持和彰顯自己的特色?
李:當前我國正在推進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轉變,我們不得不為中國大學的“同質化”傾向感到擔心。如何固守住武大特有的稟賦?這需要我們在深刻把握武大百年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做好特色的凝練與彰顯。
反思三,如何構建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大學制度?
李:當前中國大學沖擊世界一流水平,缺乏的不是硬件,還是一流的管理。我們現行治理結構是否充分體現了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以學術自由發展為宗旨的核心理念?現行體制機制是否有助于提升國際競爭力?這需要我們構建一套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
反思四,如何在文化傳承中實現新的超越?
李:在武大文化“基因”里,我們在提倡批判和質疑的同時,是否應該多一些理解與包容?我們在支持獨立與自由的同時,是否應該增強團隊與協同的力量?我們在爭論或清議的過程中,是否更應該加快實干的步伐?
120年前, 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自強學堂,開啟了武大的百年歷史。 上世紀80年代,武大率先掀起了中國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學分制、雙學位制、主輔修制這些如今在高校中司空見慣的教學制度,都是發端于武漢大學。對武大而言,改革是深入骨髓的,而反思是改革的前提。就在三天前,《人民日報》以《為什么是武漢大學》為題,報道武大在新時期求解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大學總是培養不出杰出的創新型人才?進入新世紀,在全國許多名校的歷史車輪都已駛入百年車道之際,李曉紅校長代表武大人發出的呼聲,也許為回答世紀之問提供了一種可能。
編輯:劉明霄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