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央廣網

北京對口援建青海玉樹 情暖三江源

2018-05-24 10:01: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西寧5月24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日報記者洪玉杰)來玉樹為了什么?到玉樹干了什么?在玉樹怎么干的?這是北京援青干部常常思考的三個問題。

  2010年,按照中央部署,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了長期對口支援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工作。幾年來,一批又一批的北京援青干部走上高原,捧出一顆真誠的心,為玉樹的經濟建設、群眾的幸福安康服務,為玉樹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用“首善標準”獻身高原的堅定信念、務實創新的干事激情、不怕吃苦的擔當精神、魚水一家的“京玉”親情,譜寫了一曲曲獻身雪域高原、助推玉樹發展的感人篇章。

  援建碩果遍及玉樹高原

  集中了中國西部貧困地區、高寒缺氧地區、邊遠民族地區的所有特征,迄今為止人類高海拔地區救災史上條件最苦、困難最多、情況最復雜的龐大工程、又處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核心區,生態環境脆弱……該以怎樣的堅守與努力,讓北京智慧在玉樹高原上盡情綻放?

  僅僅過去的一年里,援建注重精準定位、精心謀劃和精細實施,全力推進“北京援建”深入牧區、深入醫院、深入學校、深入人心,一些成功做法被青海省委組織部面向全省推廣。全年安排支援玉樹資金31231萬元,按計劃完成項目49個,實現了80%以上的項目資金用于民生工程和基層的目標;對口支援資金到位率100%,項目開工率98%,投資完成率90%,對口支援資金直接資助貧困人口超過0.27萬人,惠及貧困人口1.5萬人,有力地促進了玉樹州實現年度脫貧任務,完成了國家發改委2017年對口支援績效綜合考核。

  最為突出的是在強化教育醫療支援,促進就學就醫方面。在過去的一年中,“北京援建”推動10所幼兒園科學保教提升,推動中考招錄網絡化等20余項零的突破,啟動“一點兩線三級”教育信息化試點,資助3800余名學生異地求學等,助力玉樹學生“有學上、上好學”;完善“人才團隊+醫院改革”的醫療援建模式,實施囊謙縣、曲麻萊縣醫療設備購置、藥劑用房建設等項目,創建“醫療聯合體”,開設9個急需特色科室,開展“專家上高原、健康進帳房”系列活動,推進乙肝、結核、包蟲病等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控等,切實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超過80%的援建資金用在民生領域,民生投資又有超過80%用在基層。近40萬雪域高原的農牧民感受到了來自北京的殷切情意,從“首善標準”跳躍的數字中,玉樹邁開了感恩奮進的步伐。

  “北京援建”為玉樹注入新鮮血液

  “請進來”與“走出去”并舉。智力設施的“短板”,在援建中“拉長”。近年來,北京援建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緊密結合玉樹干部人才現狀和需求,在黨政干部、醫療衛生、教育培訓、市政管理、旅游文化、農牧業等方面持續加大對玉樹的智力支援力度,并不斷加強了援玉干部的選派和支持力度,為玉樹跨越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在恢復重建收官轉入長期對口支援之際,先后選派熱力、自來水、排水、環衛、市政路橋、公交等四批36名市政專家赴玉樹指導和培訓;同時組織了四批近160名玉樹州市政運營方面的骨干赴北京實習培訓,提升了玉樹的市政運營能力;并且增派了2名專業技術援青干部分別擔任州人民醫院院長和州職業學校校長,輸入現代化管理模式,為玉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做任何事,人是關鍵因素,尤其是在玉樹援建前線,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過強的援建隊伍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倍感壓力的指揮部深知這點。

  “對口援建要讓當地牧民群眾收獲更多的‘獲得感’,在北京援建玉樹項目管理上,我們盡量多選擇雪中送炭,少選擇錦上添花,做到精準援建。”援建干部李軍會介紹說。

  裴志飛是北京市西城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來到玉樹后她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從死神手中挽救了一名胎盤早剝、大出血、休克等危急重癥孕婦母子,并帶領州醫院婦產科醫務人員成立“宮頸疾病診療中心”,改善了玉樹宮頸癌篩查、診療、防治缺失的現狀。

  2017年12月,裴志飛接到電話緊急前往治多縣人民醫院,為一名宮內節育器崁頓于子宮肌層患者行手術。在前往治多的途中,隨著海拔不斷升高,裴志飛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頭暈嘔吐、呼吸困難。但心系患者的她全然不顧身體的不適,堅持前往治多。手術完成后,她又不顧高原缺氧和疲憊,隨治多縣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到婦科病區查房,并為住院患者制定相應診療方案。結束這一系列工作后,她又馬不停蹄的踏上了回歸的路程。

  裴志飛對記者說:“玉樹就是我第二個故鄉,我熱愛這片土地。來到玉樹以后,我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指揮部和州醫院也特別關心我們。但是在工作中,由于孕婦對于產檢的意識薄弱,我接收了很多休克的急診病人,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強有關產檢方面的宣傳力度,強調產檢的重要性,保障母親和胎兒的健康和安全。”

  回想起在玉樹援建和幫扶的日子,援建者的真情在這片走向復蘇的熱土上流淌,感恩在援建者與受援者之間雙向傳遞。援建工作開展以來,援青干部付出了許多,但是收獲更多。對援助者而言,援建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擔當,對受援方來說,感恩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精神成長和品格再造。

  不忘初心,不敢懈怠,不辱使命,玉樹的援青干部用汗水和心血向組織和援受的京玉兩地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用“首善標準”在雪域高原書寫一段無悔人生!

編輯: 鄭皓月

北京對口援建青海玉樹 情暖三江源

來玉樹為了什么?到玉樹干了什么?在玉樹怎么干的?這是北京援青干部常常思考的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