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蘭州11月12日消息(記者張磊)“義務教育有保障”是“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的核心內容。在甘肅省,當地以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為重點,扎實推進失學輟學沖刺清零行動,逐縣逐校、逐戶逐生解決問題。目前,義務教育輟學現象已動態消除,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

  據甘肅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時寧國介紹,教育系統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目標,實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聯控聯保機制,采取“一對一、人盯人”的辦法抓勸返,層層傳導壓力,逐級壓實責任,全面排查工作盲點,逐個堵住工作“漏洞”,失學輟學這一長期困擾甘肅省教育脫貧攻堅的痛點難點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截止目前,全省累計勸返復學256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0043人),控輟保學實現動態清零,無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失學輟學。

  “‘勸得回’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孩子‘坐得住’。”時寧國說,甘肅各地綜合考慮復學學生輟學時間、學業水平、身體狀況等因素對復學學生進行分類安置,學校結合勸返復學學生年齡、失輟學時間、學業水平、興趣特長等身心發展特點,分析研究制訂針對復學學生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學習方案,有效解決復學學生返校后“跟不上”“不想上”等問題。并指定教師對復學學生和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幫扶,組織同學間“手拉手”建立學習對子,防止學生因學習困難而輟學。對未完成學業的復學學生定期開展家訪活動,加強家校溝通和教育關愛,累計開展家訪6.8萬人次,防止復學學生再次輟學。

  甘肅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海燕表示,為了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有學上、上好學”,甘肅省按照“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原則,加快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加強“兩類學校”建設,加大師資保障和學生資助保障力度,在全面完成好改薄項目和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的同時,立足部分群眾居住分散、學生上學距離較遠的實際,多渠道籌措資金21.28億元,建設鄉鎮寄宿制學校633所、鄉村小規模學校1396所,保障了每一名農村學生穩定就近入學。還投入資金12.8億元實施“溫暖工程”“周轉宿舍”等省列民生實事項目,解決了深度貧困縣48萬名師生采暖和6.6萬名教師住宿問題。

  此外,甘肅省還著眼“教得好”,提質抓師資,率先在全國出臺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偏遠鄉村學校教師月補助超過1000元。近3年通過特崗、支教計劃和銀齡講學等項目補充鄉村教師2.3萬名,國培省培、教師能力提升等項目培訓鄉村教師42萬人次,安排8所師范類院校對口16個深度貧困縣開展“互聯網+支教”,解決薄弱地區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

  王海燕說,目前,甘肅省已完善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學段全過程全覆蓋的資助體系,在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營養改善計劃和各類資助政策的基礎上,專門對4類貧困家庭非寄宿制學生(建檔立卡學生、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按寄宿生50%的標準補助生活費,對甘肅籍貧困家庭在園幼兒每生每年免除2000元保教費,對部分偏遠地區學校寄宿學生和走教教師發放交通補助,筑牢阻止因學致貧、因學返貧的“防火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成教育強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題。鞏固提高、豐富發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效,推動教育扶貧由‘結果型’向‘質量型’轉變,是我們下一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王海燕表示,下一步,甘肅省將圍繞教育“十四五”和“2035”目標,科學設計、搭建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政策和制度體系,用改革的辦法破解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實現教育提質增效發展,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成效,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