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家門口’的長城,不能讓長城在我們這一輩人手上倒塌。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我會一直巡下去。”邵思齊一手撥開面前擋路的樹枝,一手指著眼前的土長城介紹。

今年53歲的邵思齊是陜西省榆林市一名長城文保員。在長城腳下這條雜草叢生的崎嶇小路上,他已經來來回回巡查走了5年。像他這樣默默守護古長城的文保員,在榆林還有304位。

邵思齊正在巡查長城(央廣網記者劉昱 攝)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甘肅嘉峪關關城時強調,當今世界,人們提起中國,就會想起萬里長城;提起中華文明,也會想起萬里長城。長城、長江、黃河等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志。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位于萬里長城中段的榆林長城承東啟西,綿延1500多公里。榆林長城由戰國秦長城、隋長城和明長城組成,遺址類型豐富、體系完整、遺存量大,分布在榆林市榆陽區、定邊縣等北部六縣市區。

古老的榆林長城被綠色環繞(央廣網記者張偉 攝)

看著實現“沙海”中逆襲的“萬里長城第一臺”——鎮北臺如今風景如畫,榆林市長城學會會長段云飛很是感慨,“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們就在榆林至神木50多公里的長城沿線種植樟子松、油松等植物,這在防風沙、減少自然侵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從長城本體的保護到周邊綠化提升,從“被動搶救性保護”到“主動預防性保護”,近年來,榆林不斷完善長城保護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推進定邊鹽場堡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持續加強長城文化傳承和資源開發利用,讓長城文化“可觀可感可用”。

一個個拼圖碎片在孩子們手中,逐漸拼湊出“榆林長城三十六營堡”的完整路線圖。每次看到孩子們的笑容,榆林市長城保護志愿者協會會長高秋燕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我們就是要把保護長城的‘種子’種在孩子們心里,把長城文化傳遞給更多人。”高秋燕說。

學生們正在進行“榆林長城三十六營堡”拼圖 (央廣網發 高秋燕 攝)

榆林定邊鹽場堡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文旅部確定的首批國家長城文化公園項目。該文化公園的建設是保護長城遺址的有力手段之一,也標志著榆林從單一的長城遺址保護邁向綜合管理和活化利用的新階段。

2024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考察時說,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下一步,榆林將創新宣傳教育方式,聚力推動長城保護和文旅開發深度融合,讓古老的長城文化綻放新的時代光彩。”榆林市長城保護中心主任姬翔月說。

總監制: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于鋒

監制:伍剛 宮歆慧

統籌:陶玉德

策劃:張偉 卜葉

記者:侯凱奇 劉昱 李旭綿(實習)

配音:葉皓峰

編輯:郅怡婧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