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記者王晶)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的公布,有著多重意義。5月12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這既是挑戰,也存在機遇。

關鍵詞1:重要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又將對國家社會經濟與百姓日常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影響。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時,華中科技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石人炳談到,我國從2000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后人口老齡化發展迅速,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未富先老、老齡化速度快,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兩個最重要特征。

石人炳表示,這兩個最重要的特征,也決定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本身的“重要”。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首次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這也凸顯了其“重要”。

關鍵詞2:長期

石人炳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婦女生育水平不斷降低,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這些奠定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基礎。“至少在未來40年左右時間里,我國人口老齡化將會不斷加劇。”他同時認為,生育政策調整后,我國低生育水平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年出生人口數短暫增加后又延續減少趨勢,即使不考慮死亡水平不斷下降的趨勢,我國人口老齡化狀態都將是長期的。

因此,石人炳表示,我們要認識到人口老齡化是我國“較長時期的基本國情”,接下來很多社會經濟政策制定,都要以這一基本國情為出發點。

關鍵詞3:機遇

石人炳指出,老齡化不是洪水猛獸,人口老齡化從生產和消費兩個方面都有“正功能”:一方面,與老齡化相伴隨的是,勞動年齡人口相對減少甚至絕對減少,這既為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創造了條件,也為其提供了動力。

另一方面,石人炳認為,人口老齡化擴大老年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對拉動經濟也會有一定的作用。“我們不能將老年人口等同于非生產人口,其中蘊藏著豐富的人力資本要素。人口老齡化還有利于發展社會養老保險,增強儲蓄動機,推動養老儲蓄”。石人炳說,這樣能夠保障經濟增長所必需的資本供給,推動經濟增長,從而創造出“第二次人口紅利”。

關鍵詞4:挑戰

從宏觀角度講,人口老齡化會從“人口資本減少”和“公共支出增加”兩個方面對社會經濟帶來調整。石人炳分析,從家庭角度看,家庭養老負擔加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0%,“與很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水平還不算很高,未來20-30年會是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他強調,在深度老齡化社會到來之前,各方要做好各種“積極應對”的準備,“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