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中,廣大女性既是重點工作對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主體。在脫貧攻堅一線,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女性代表,以巾幗不讓須眉之姿,奮勇爭先,撐起了脫貧攻堅戰的“半邊天”。

  央廣網北京10月26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大市村是位于湖北咸寧崇陽縣白霓鎮的一座普通村莊,像散布在全國各地絕大多數鄉村一樣,普通到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名字。但最近幾年,這座山清水秀、風光秀麗的村子卻因一位90后女孩而逐漸為人熟知。她,就是程桔,大市村現任村支書。

  2014年11月,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之際,原本在一線城市做設計師的程桔出人意料地放棄了白領的體面生活,毅然回村競選,當起了村支書。

  面對村民的質疑,程桔用自己的堅定與努力,帶領全村實現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走上了小康之路,成為點亮脫貧之路的“小桔燈”。

  今年10月,記者在北京采訪了這位來參加活動的“另類”村支書。

  跳廣場舞、發便民卡、給婦女辦實事 程桔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大市村是程桔的老家,一個只有300多戶人家的自然村,年輕人大多外出自謀生路,真正留在村里的年輕人一個巴掌就能數得過來。走出農門,曾是程桔這樣的農家子女共同的心愿,而她也不負所望,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上海的一所大學,并在2013年畢業后,進入廣州阿里巴巴國際站工作,待遇優厚,過著標準的都市白領生活。

  人生轉折發生在2014年,這一年村子陷入老村支書退休,無人競選的困境,此時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村里的大學生“桔子”,在鄉親們眼里,讀過書,又在大城市工作,談吐不凡的程桔是這個貧困村的“救命稻草”。

  但此時的程桔正處在事業上升期,好不容易考出了農門,她會選擇回家嗎?當老書記抱著“白來一趟”的想法來到廣州試圖“邀請”程桔時,沒想到這個女娃竟然沒有半分猶豫,就答應放棄高薪的“白領”工作,回到家鄉競選村支書。

  事后回憶當初的選擇,程桔告訴記者:“如果當初是因為年輕人的一腔熱血,后來則更多是因為責任。”

  跨度如此之大的選擇讓所有人都感到詫異,甚至很多人懷疑這個90后小姑娘只是一時心血來潮,“肯定干不了幾天”。在重重質疑中,程桔走馬上任。

  年輕,是她的優勢,同時也是她的短板。因為年輕,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夢想,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干勁;也因為年輕,缺乏工作經驗,導致工作不好開展。

  才上任不久,程桔遇到了第一個棘手問題——抓羊。村里一個老太太的羊走失了,跑到程桔跟前哭訴,毫無經驗的程桔只能硬著頭皮上,喊上兩個長輩,拿著手電筒,一直走遍了半個山頭,才最終找回走失的羊。也是這一次,讓村里人對這個女大學生有了改觀,“這丫頭還真不嬌氣!”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程桔走遍了村里的三百多戶人家,很快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況,熟悉了工作業務和流程,也理清了做好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作為一個年輕人,又是一名女性,如何更快的融入鄉親們中,得到他們的信任和認可?女性的身份讓程桔注意到,在農村勞動力嚴重外流的今天,農村留守女性往往要背負生產勞動、家務勞動、撫養教育孩子和孝敬老人等多重重擔,于是,她決定先從做好全村婦女工作入手。

  程桔的“第一把火”就是與全村婦女一道跳廣場舞,置身其中,她很快與村里的“姐妹們”打成一片,拉近了距離;緊接著,她又燒起了“第二把火”——入戶發放便民服務卡,將各項惠及村中女性的政策信息,通過上門講解、拉家常的方式直接傳達給村民;“第三把火”則是直接為婦女辦實事。如組織適齡婦女參加“兩癌”免費篩查,為貧困“兩癌”母親積極爭取專項救治資金等。

  通過這“三把火”,程桔既得到了父老鄉親們的贊美,也同時贏得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有時工作誤了飯點,大媽們就會把她直接拉到家里,給她做上一碗熱騰騰的雞蛋面。“這碗面從我的胃里暖到心里,也堅定了我做好村里工作的信心。”

  寫PPT 做方案 設計師擘劃鄉村藍圖

  當初程桔決定回鄉并競選村支書,是想要干出一番事業。但在實際中卻發現村里太“窮”、基礎太差。如何改變村里產業單一,“一窮二白”的狀況,成了壓在她心頭的頭等大事。

  除了村里瑣事,程桔的當務之急就是盤活農村經濟。大公司的從業經驗,讓她練就了做PPT和項目方案的能力。于是她就按照寫“國際項目方案”的思路,詳細整理了大市村發展的優勢劣勢,為村里設定了“基礎設施——產業——旅游”三步走的整體發展規劃。

  要致富,先修路,程桔首先從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但此前村兩委干部就已經開會決定要修路,但卻因資金問題一再拖延。不服輸的程桔拿著這些PPT和方案,不斷奔波于縣里、市里。在既無資金又無外援的情況下,2015年她帶領村干部和群眾,修通了3.5公里的通村通組公路路基。后來,在縣里主要領導和婦聯的幫助下,村子又硬化了道路。

  在驚訝聲中,這個敢想敢干的“小桔子”爭取到了不少項目資源:改造了1700米主干道,加固河堤、拓寬河堤道路1200米;新建了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預留了旅游發展的停車場;新建了光伏發電基地、150畝綠色茶園基地;引進占地300畝的淡水龍蝦養殖基地,年產值達到150多萬元……

  終于,在2017年,大市村全村人均收入達1.4萬元。成為實施精準扶貧后,當地最先脫貧的村;而她也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沒有選錯路。

  談未來 要帶領更多女性實現自我價值

  在完成了基礎設施整改后,程桔的重心放在了鼓勵和支持貧困戶發展種養殖業上。

  大市村有一對曾經的貧困戶程加良和龐秋紅,夫妻倆人都很勤快、能吃苦,為了讓兩人能有持續的收入,程桔鼓勵他們因地制宜種植中藥材,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對的,當年兩口子就增收2萬元。近年,他們又學習養殖技術,承包組里的荒山散養了9000多只土雞,如今夫妻倆一年的純收入達到10萬元,成為村里的致富大戶。

  在入戶走訪的過程中,程桔發現很多農村女性都有強烈的就近就業愿望。為了帶動貧困婦女脫貧致富,她沒少往縣里跑,最終成功聯系了一家制作衛生棉布的企業在村里開設“扶貧車間”,為20名婦女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也解決了照顧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問題。

  除了在工廠打工外,大市村的貧困婦女龐君娥還養了130頭山羊,年純收入9萬元以上,程桔告訴記者,像這樣的例子在村里還有很多很多。通過這幾年來的脫貧攻堅,大市村成功實現了脫貧的目標,接下來,她也希望能夠發揮女性的優勢,最近她也醞釀著搞直播,讓更多人能夠吃到大市村產出的綠色食品;同時她還打算發展一下文創產業,用婦女們的巧手制作一批工藝品……這個曾經習慣于用設計規劃未來的90后女孩,正以大地為底稿,在家鄉的土地上規劃大市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