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記者高藝寧)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31日宣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于非商業目的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將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具體措施將于近期公布。
今天(1日)下午,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司長王賀軍、商務部安全與管制局局長支陸遜接受記者采訪,對“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進行了解讀。記者了解到,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基于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的實體將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 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和多邊貿易規則
“我們不愿意挑起貿易爭端,但也不會坐視不理。”王賀軍表示,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是針對一些國家、一些公司違反國際規則、違反通行的法律原則,限制對特定國家、特定公司的貿易所采取的有針對性措施。
“限制一個國家,尤其是特定公司的貿易,是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和自由貿易原則的。”王賀軍指出,一些公司非出于商業考慮,限制和斷絕跟特定公司的交易,這在任何國家都是違反反壟斷法的。
“目前‘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正在根據法律規定履行必要程序。”王賀軍介紹說。
商務部安全與管制局局長支陸遜指出,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全球產業深度融合,國際產業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18年,中國進口中間品占進口總額的78%,出口中間品占出口總額的47.5%。
“近年來,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部分國家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濫用長臂管轄等手段,對全球經濟增長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安全和穩定造成嚴重損害,對全球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產生嚴重影響,也破壞了國際經濟秩序和多邊貿易規則,損害了全球經濟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相關國家利益。”
支陸遜告訴記者,在此大背景下,中方參考國際通行做法,決定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目的是為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經貿秩序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維護中國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和企業正當權益。
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將考慮四方面因素
有哪些實體可能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支陸遜在回答央廣網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政府在決定是否將某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時,會綜合考慮以下方面因素:一是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二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基于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三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四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中方將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實體采取哪些措施?據支陸遜介紹,中方將依據《對外貿易法》、《反壟斷法》、《國家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對列入清單的實體采取任何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同時,社會各方也會從中得到警示,在與列入《清單》的外國實體進行交易和交往時,要提高警惕,防范不可靠風險。
支陸遜表示,中國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主要希望起到以下作用:一是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包括經濟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資源安全等;二是保障社會公共利益,維護企業正當權益,防范中國實體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遭遇斷供、封鎖等重大風險;三是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經貿規則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的安全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