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著市容制服人員‘圍搶’老人甘蔗”一事,12月7日,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政府發布處理說明,稱三星鎮政府登門向老人致歉,海門區紀委介入調查,對三星鎮負有管理職責的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城管中隊負責人、城管片區責任人啟動問責程序。
此前三星鎮政府稱,身著保安制服的人為該鎮購買服務的第三方市容公司人員。這讓不少人發問:外包人員是否具有執法權?
行政強制法第17條規定,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托。因此,市容治理外包的只能是服務類,而絕非執法類。一座城市的文明管理可以有多元化、市場化的有益嘗試,但必須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準則。服務水平低下,態度簡單粗暴,嚴損政府公信力,市容管理外包所帶來的諸多弊端,與文明城市管理的“服務為民”之理念要求格格不入。出了事情之后,外包公司被拉進黑名單,但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情感傷害,又由誰來買單?
江蘇南通在2020年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這是城市治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結果。但前有南通城管“拎摔”擺攤老人事件,今又發生市容管理人員“圍搶”老人甘蔗,令人不得不反思,文明城市為何一再“不文明”?城市文明治理是要從“面子”到“里子”都文明,正如一位網友評論所言,“文明不僅僅是潔凈的街道,還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善良和對他人的友愛”。當被外包的市容管理成為樂章里一絲不和諧的雜音,當地城市管理者就要面臨新課題——要厘清“服務”與“執法”的明確邊界,更要認清市容治理的自身職責。創建文明城市不容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是來之不易,說到底,文明城市還是人的文明。(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謝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