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歷史造就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底蘊,也養成了西安人持重溫雅的氣質。幾年前,一首《送你一個長安》唱響神州大地。其中一句“送你一個長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14個字唱出了西安的歷史積淀和人文氣質,也唱出了千年文明賡續下新時代西安人的新形象和大氣魄。

  弘揚踐行“西遷精神”

  用偉大精神指引新征程奮進之路

  一部交大西遷史,就是一部知識分子的愛國奮斗史。62年前,為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老一輩交大人背負祖國和人民的期待,告別繁華的上海,義無反顧踏上了開往西北的列車。懷著“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崇高理想信念,他們扎根西北、默默奉獻,將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精神,踏踏實實寫在西安的黃土地上,為西北教育事業和國家建設做出了貢獻。從黃浦江畔到渭水之濱,交大西遷不僅是一次學校的空間轉移,也是一代知識分子的價值選擇,更是一首傳唱了60余年的家國凱歌。

  偉大的精神總是感染人,在潤物無聲中傳遞直抵人心的力量。“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我們要發揚傳承‘西遷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工作勁頭,做好各項工作,在西安追趕超越中建功立業。”聆聽完我市學習弘揚“西遷精神”宣講團首場報告會后,雁塔區等駕坡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月濟說。同時參加報告會的小寨路街道辦事處張瑤說,“西遷精神”是對她精神上的一次洗禮,“無數前輩愛國奉獻,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大跨越。我們新一代年輕人要繼續奮斗,在奉獻中實現個人價值。”

  為了讓交大師生銘記先賢以興學強國為己任、為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矢志奮進的家國情懷,2018年12月11日,交大西遷博物館向社會開放。截至目前,共接待社會各界來賓近30萬人次,提供講解服務約3000場次。日前,交大西遷博物館正式獲批“陜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西安又多了一處開展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陣地。

  今時今日,“西遷精神”仍然讓人鼓舞振奮,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網友“百姓品論”說:“輕以待己、重以報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熱血青春,永不凋零。‘西遷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網友“Tanxiao5”評價:“西遷精神”為西部振興奠定了深厚扎實的科研基礎,激勵鞭策著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要做國家和民族的脊梁!網友“treasure101”表態: “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弘揚‘西遷精神’,在奮斗實踐中體現價值,在新征程中創造屬于我們的歷史!”

  擦亮旅游金字招牌

  叫響做實“千年古都·常來長安”

  9月19日至20日,來自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的萬余名游客組成跨省“萬人旅游團”,興致勃勃地游覽了華清宮、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鴻門宴博物館等西安地標性景區,開啟了一場漢唐歷史文化的品鑒之旅。作為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接待的規模最大的跨省旅游團,“萬人旅游團”不僅提前開啟了我市國慶旅游黃金周模式,也為我市打響了“千年古都·常來長安”的品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把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作為突出抓好的重點工作,超前謀劃、精準發力、強力推動,陸續出臺了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22條“真金白銀”支持政策,為文旅產業加快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

  3月2日,全市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大會上傳來好消息——全國醫務工作者憑有效證件全年免費參觀游覽西安34家3A級以上景區;旅游景區恢復開放3個月內,市、區縣(開發區)所屬國有3A級以上景區全部免費。7月19日,西安市加快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好消息再次升級:8月1日起,大唐芙蓉園、樓觀臺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等景區實施免費開放,全市80%以上各級各類國有博物館、行業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面向公眾免費開放,鐘鼓樓逐步延長開放時間。

  攜程發布的國內首個《清明假期“預約旅游”報告》顯示,我市旅游吸引力不斷增強,鐘樓景區位列全國十大人氣景區榜首。

  為什么選擇到西安旅游,“西”引力究竟從何而來?網友“打倒山王”說:“去西安旅游,對喜歡中國歷史和民俗文化的人來說是一種樂趣和享受。無處不在的歷史遺存,哪怕是走到一條建筑磨滅而只剩下名字的道路,都會有種莫名的激動。”

  保護傳承傳統文化

  提升西安文化品牌影響力

  每日清晨、午后,小南門外環城公園里滿是休憩的市民。伴著晨光或是夕陽,古老城墻下,綠樹美景掩映中,散步、下棋、練字的市民散布公園角角落落。尤其是護城河景區朱雀門至西門段建成開放后,一波碧水繞城墻,市民更多了一處游覽健身的絕佳去處。在這里,厚重的歷史文化與愜意的市井生活完美融合,人在景中游、景因人生動,呈現出一幅獨一無二的城市文化氣象。這是我市保護歷史遺跡,傳承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

  9月22日,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委會組織召開漢長安城遺址區整體發展策劃評審會,邀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同濱等7位行業專家,對策劃方案進行評審,并就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利用出謀劃策。據悉,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的漢長安城片區,未來將重點打造成以未央宮國家遺址公園為核心的國家文化公園,探索大遺址保護利用新路徑,推進文化展示、景觀提升、文旅融合,讓文物說話、歷史說話、文化說話。

  根據2020年我市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今年以來,從扎實做好大雁塔、漢長安城等歷史遺址和重點文保單位的科學保護,到推進小雁塔世界遺產環境提升;從啟動順城巷、三學街歷史文化街區、易俗文化旅游片區改造,到推進西安鼓樂、秦腔、剪紙等非遺資源活化利用,我市歷史文物保護、傳統文化傳承力度不斷加大,城市文化品牌影響力不斷攀升。網友“李阿冰”說:“現在的西安越來越有國際大都市的底氣和風格,西安的城市風格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古今結合的建設風格也頗有魅力。”

  加強公共文化供給

  讓市民群眾共享發展碩果

  連日來,公益電影走進航空基地多個小區及周邊小廣場,讓群眾又拾起了久違的露天電影樂趣。原來,在聽民聲解民憂大走訪活動中,有群眾向航空基地黨員干部反映,希望能組織一些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夜間文化生活,于是就有了“公益電影行動”。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開展公益電影進小區活動,一方面是響應群眾呼聲,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搭建了群眾交流的平臺,有助于鞏固和諧融洽的鄰里關系。”

  9月23日一早,臨潼區徐楊街道徐楊村廣場上熙熙攘攘,慶祝“紅色書屋”落戶徐楊暨迎“雙節”文化禮堂落成典禮正在這里舉行。歌唱、舞蹈、秦腔……村民們自編自演的節目輪番上演,“戲迷”李阿姨看得聚精會神。村里觀看的老人們說,村里的婦女們還上去跳舞了,看得高興,她們演得也高興,既娛樂身心,又健康向上。紅色書屋里,翻看著《咆哮的黃河》《公仆周恩來》等書籍,學歷史出身的謝升虎老師正和身邊的人商量著以后來借書。據悉,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群眾共享文化建設碩果,我市已實現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區縣全覆蓋,文化站室街鎮、社區(村)全覆蓋。

  近年來,我市以“促進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之城”為目標,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業態轉型,舉全市之力發展實體書店,近三年來實體書店增加1331家,呈現井噴式增長。今年1月8日, “新時代杯”2019時代出版·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在北京落下帷幕,我市憑借2391家實體書店,榮登2019年實體書店數量最多城市第四位。灃東阿房書城獲評年度“最美書店”,樊登書店錦業時代店獲評年度“主題書店”,嘉匯漢唐書城·城市驛站、樊登書店都市之門店獲評年度“社區書店”,西安品閱書屋鐵一中店獲評年度“校園書店”。如今,書店已成為西安的一張文化名片,塑造并彰顯著城市獨具內涵的精神品格與文化氣質。

  “博物館之城”建設開花結果,全市非國有博物館迅猛發展,出現了像大唐西市博物館、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秦磚漢瓦博物館等一批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非國有博物館,為全市博物館事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目前,西安共有各類博物館151座,人均博物館數量遠高于全國和全省水平,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領先地位。

  以文化為底色,城市增添吸引力。網友“關中柔情”說:“在西安生活了好幾年,就是有那么一種感覺,讓人忍不住想留在這里!”網友“輝常行游”非常推崇西安的博物館,他說:“中國三千年歷史看西安,而西安的歷史凝結在一個個文物中,所以西安的博物館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這里,可以感受中國歷史上輝煌朝代創造的燦爛文化,來西安必打卡處。”

  “送你一個長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千年的文化浸潤傳承,西安正以新的姿態展現著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在追趕超越的道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