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沈陽7月15日消息(記者李子平)夏日炎炎,正是水稻蓬勃生長的時節。在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八一紅菱街道來勝堡村,大片稻田里鮮見有農民勞作。圍著750畝的稻田轉了一圈,只有路邊樹蔭下,兩三名農民在配合無人機飛手,準備為稻田噴灑肥料。
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央廣網記者 李子平 攝)
在田間地頭,一座座通過手機就可控制的閘門,實現了上水自動化控制。路邊的一個綜合觀測站,可以實時把天氣、墑情、蟲情監測數據傳到手機上,供技術人員和農民參考。
“所以平時你在地里看不見什么人,都智能化、自動化了。”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長李躍東告訴記者。八一紅菱街道是水稻種植傳統優勢區,種植面積4.79萬畝,年產稻谷3.1萬噸,“蘇家屯大米(紅菱大米)”曾獲國家地理標識。如今,數字化、智能化、無人技術等漸漸在這個村莊得到了運用。稻田里的各項數據被監測系統實時采集,點點手機屏幕,就可以控制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
壯觀的稻田畫(央廣網記者 李子平 攝)
“通過工廠化育苗技術,生產效率提高60%,節約成本20%。”李躍東對于水稻的現代化生產系統的效率如數家珍。眼前這片稻田,種植了44個水稻品種,有的高產,有的味道好,農民用手機一掃地頭的二維碼,就能知道是什么品種,有什么特點,下一季種什么心里也就有了數。
地頭的觀景臺可將大片稻田一覽無余(央廣網記者 李子平 攝)
2013年,蘇家屯區為來勝堡村選擇了遼寧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作為駐村工作隊,李躍東在這片稻田一干就是11年,為村里培養技術骨干和技術人才400多人,破解了很多技術難題。在科研單位的大力扶持下,來勝堡村成了科研沃土和鄉村振興的科技引擎。隨著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完成,連片且規整的稻田,看上去非常“養眼”,村民又在田間建設了幾百米的風車長廊,種上了巨型稻田畫,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前來觀光休閑。
清風徐來,稻浪涌動,正奏響一曲豐收之歌。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