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雙減”工作有關情況。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在會上透露,北京市將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培訓機構。教育部接下來將完善配套政策,治理打著“國際”旗號的各類競賽,并加大對“一對一”、“眾籌私教”等隱形變異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北京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并對現有線下線上機構實施重新審核登記,解決培訓機構過多過濫問題。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部按要求重新審核,要求必須證照齊全,培訓費納入資金監管,符合北京市“培訓機構辦學標準”“培訓行為規范”“培訓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三項規范文件要求,才可恢復線下培訓。

資金監管方面,北京市恢復線下培訓的機構預收費已經全部納入資金監管,將全面加強學科類培訓機構預收費風險管控,保證資金安全,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的新發。培訓機構人員安置方面,北京開展了教培行業人才專項服務季行動,累計提供崗位32.3萬余個,3.5萬家用人單位參會,其中包含全市各區學校的366個事業編制內專任教師崗位。

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臺顯示,截至9月22日,全國有10.8萬所義務教育學校(不含寄宿制學校和村小學)已填報課后服務信息,其中96.3%的學校提供了課后服務;有7743.1萬名學生參加了課后服務,學生參加率85%,其中71.2%的學生每周5天全程參加;有534.5萬名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工作,占這些學校教師數的86.2%,另聘請了20.6萬名校外專業人員參與課后服務工作。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完善配套政策,加快預收費監管等其他配套政策法規的制訂進度;研究修訂競賽管理辦法,治理打著“國際”旗號的各類競賽;同時完善“營改非”流程,進一步明確過程中的公示期限、資產確權等政策;研究起草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在組織機構、從業人員、培訓場所和內容等方面對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機構同步作出規定。加快校外培訓管理條例立法進度,對非學科類機構管理一并納入。這位負責人還強調,教育部將加強與有關部門聯絡協調,統籌運用好各種方式方法,加大對“一對一”“高端家政”“眾籌私教”“住家教師”等隱形變異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并適時開展“雙減”大督查,對工作進展緩慢的省份加強針對性指導幫扶,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地方和人員嚴肅問責。(記者 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