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養家、升職……年輕人,你為什么這么累
2014-12-11 09:21:00 來源:錢江晚報 說兩句 分享到:
猝死、年輕人……這個秋冬杭城頻頻上演的猝死悲劇,不禁讓人感嘆:年輕人,你為什么這么累?
錢江晚報記者調查發現,“累”似乎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普遍的一個標簽,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家庭壓力都脫不了一個“累”字。
臨床醫生認為,“身心俱累”中,心累是最危險的,而這也是導致猝死年輕化的最直接原因。心理專家則建議,換種思維和生活方式,你可以不用那么“累”。
街頭攔訪:超8成路人覺得累,成家、養家、升職都累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于青年的年齡界定,15歲至34歲均屬于青年階段,正處于人生蓬勃期。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也隨機選擇了90位年輕人進行了街頭攔訪,學生、IT白領、網店店主、快遞員等,只問他們一個問題,“你感到累嗎?”
結論是,超過8成的年輕人感到“累”。不過,這其中22歲至23歲是幸福感受“分水嶺”,15~22歲的年輕人,大都還處于學生年代,除了學業壓力,生活等壓力幾乎不用面對,是20%中“不累”的主體。
而24歲至35歲,個體具體情況不同,但“累”的理由都有一個共同的變化規律:就業(找工作)累、成家(買房購車)累、養家(上有老下有小)累、升職(職業規劃和提升空間)累。
今年《小康》雜志也做過一個類似的調查,“2014中國幸福小康指數”,其中涉及“青年人是否比其他年齡段的人承受著更大的壓力?”65.7%的青年人認為是,22.6%的青年人表示不好說,僅有11.7%的青年人否認。對于人生哪個年齡段最容易不幸福的調查中,無論哪個年齡層次的受訪者,都認為處于青年時期的23~34歲最不幸福。
對此,有專家分析認為,如今的不少年輕人受到巨大的生活壓力,尤其是那些蝸居在大城市的“蟻族”,更是面臨著生存的困境,因而產生了消極、焦躁、無安全感的心理狀態。
一組數據:
心“累”加劇了猝死悲劇,25~40歲占三成
長期的“累”,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身心俱疲”,而其中極端的案例則是引發猝死,而猝死病例年輕化的說法,早已經見諸報端,雖然尚無官方的一個統計,但頻繁發生的年輕人猝死正在敲響警鐘。
猝死,一個聽起來蠻恐怖的詞,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昨天,來自杭州市急救中心的一組數據表明:2014年1月至10月,杭州市急救中心接送猝死的病人共50人,其中15人為40歲以下的年輕人,比例占到了30%。需要說明的是,并非所有的猝死病人都是通過120救護車送往醫院的,所以實際的猝死病例肯定要超過50人。
錢江晚報記者還了解到,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做過一個統計,25歲-40歲年齡段的人因為心理疾病來就醫的,每年都會以20%的速度在增長,而這種心理疾病,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累”。
而公開的報道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死于心臟性猝死的人數近55萬,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其中多數為中青年。“猝死”這個可怕的詞匯已經和中青年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
猝死的原因雖然“不明不白”,但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室副主任醫師歐陽侃說,根據臨床經驗,最多見的是心血管系統和腦血管系統疾病,如心肌梗死、腦出血等。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室主任黃世恩補充說,一方面是因為患者有基礎疾病,另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不正確造成的。
熬夜、加班、酗酒、暴飲暴食、抑郁…………這些都讓“身心俱累”,也是不少年輕人的生活狀態,而這也是對猝死年輕化的一個解釋。
一定要看:
如何給“心”放個假,聽聽醫生的建議
可以不要那么累嗎?
采訪中,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四個字“身不由己”。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累”的原因和程度也不同,專家給錢江晚報記者的建議是,不“累”不現實,但可以輕一點。比如一段時間工作太忙,身體感覺很累,沒有力氣、腰酸背痛,不妨選擇一個自己適合的運動,或是去做做按摩,給身體放個假。但臨床經驗顯示,相比較身體累而言,心累才是最可怕,而且“心累”會加劇“身累”。“壓力大、胡思亂想,睡不著覺,容易讓人改變生活習慣,比如抽煙、酗酒、熬夜等,種種不好的東西加在一起,只能越來越惡化。”
如何給“心”放個假?聽聽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門診辦主任朱長江的建議——
首先,自我滿足要多元化。不要把個人的成功與否捆綁在金錢、權力、地位上,應該尋找更多自我滿足的地方。
“現在的年輕人,追求金錢、事業、家庭,有房有車,覺得自己吃點苦頭,努力,就會得到這些東西,不惜用健康的身體來換取物質,真的是不可取,不‘劃算’。”
其次,注意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當“累”來臨可以通過興趣愛好把它抵消。
最后,減輕了“累”,大家也應該增加一些關于“心律失常”方面的知識,因為它往往就是猝死悲劇發生的隱患。“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可以注意一下,包括喝酒、熬夜都學會控制。”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室主任黃世恩說。
另外,每年進行一次體檢,也能有效預防猝死。通過體檢,能及早發現身體是否存在心臟疾病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問題,及時治療,才能降低猝死率。
身體異常信號,要特別引起重視
猝死前,患者是有一定預兆的,會感到短暫的心絞痛,或是覺得咽部哽咽,還有的人會伴有出汗,出現3到5分鐘的胸悶。最常見的預兆就是渾身無力、頭暈和胸悶。
這些異常發生后的5分鐘,被認為是搶救黃金時間。杭州急救中心城東急救站站長付衛林認為,有些急救常識,一般人掌握起來也很方便,關鍵的時候可以救命。他建議大家平時多學習心肺復蘇術,即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特別是持續的、正確的心臟按壓,有的時候能夠讓患者“起死回生”。“可以通過觀看網上的視頻,也可以向我們急救中心報名學習,我們定期都會組織類似的培訓。”
編輯:安紅麗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參與討論
我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