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起,按照教育部要求,全國一年級學生的課程表上,將會增加一門新的必修課——科學課。
“這是好事。越早進入科學的世界,孩子的感受會越不一樣。”《知識分子》聯合主編、清華大學教授魯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科學”不僅是知識,它是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種“修養”。“這一代孩子長大后,肯定和我們不一樣。”
家住上海的10歲女孩小葉子對科學課已經不陌生了。她是《知識分子》團隊推出的音頻科普課《科學隊長》的忠實聽眾。8月22日,她和媽媽專門來到北京,當了回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北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穎的學生,上了堂生物課。
課上,小葉子和其他十幾個小學生一起,通過一個實驗,琢磨淀粉、酵母、糖和水該如何搭配,才能產出更多二氧化碳。劉穎老師的三位博士生成為孩子們的助教,負責滿足孩子們的各類要求——“我要加水”“我這里要糖”“老師,給我淀粉!”
這是《科學隊長小學版》視頻課的線下預演。參照教育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設計大綱,《科學隊長小學版》邀請真正的科學家為孩子授課,帶領他們進入“智識生活”。
劉穎就是小學版生命科學課的科學導師。29歲就當了博導的她,覺得跟孩子上課也是另一種挑戰。“他們的問題比博士生還多,也能給我很多啟發。”在她看來,科學是讓孩子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法。“我希望孩子們最后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可以被科學解釋的。”
大科學家給孩子開的課程有何不同?
至少從班級起名上就別具一格。劉穎的科學課為分組上課,小學六個年級分別用六位大科學家的名字命名:達爾文、赫胥黎、孟德爾、沃森、法布爾和克里克。除了看線上直播課,孩子還可以自主報名參加實踐課題,組成在線學習小組,分工協作。課程配套的還有“實驗盒子”,里面有十種教具,家長可以在家里鼓搗出一個小型試驗臺。
“《科學隊長小學版》是對學校科學教育的補充。”魯白說,傳統的學校教育以課堂形式為主,老師講、學生聽,更重視知識傳授而非能力和素養的培育。“人活著,要感受美好、追求幸福,發展自己的興趣。這是我們的教育理念中很缺乏的一塊。”
學科學,不是學其表面。“批判精神、獨創性,這些都是科學家特質。”魯白認為,這樣的特質,恰恰是學校教師難以傳達的,又正是科學家的優勢。“所以,科學家應該深度參與和介入科學教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教科版《科學》教材主編郁波認為,對科學性質的理解是對科學理解的核心。如果教師不懂得科學的內涵,不懂得科學與其它學科的差別,就不能真正教好科學課。如果不能把科學知識的學習寓于科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寓于科學史和科學與社會關系的情境之中,它就會長期停留在以識記符號為特征的“應試教育”階段。
“中小學老師不做科學研究,他們很難了解科研的痛苦與幸福。”魯白說,讓科學家給孩子講科學,重點是帶給學生對科學不一樣的感受。“我們的主要目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盡量把課程變得有趣。如果上科學課就跟看電影一樣愉悅,why not?”魯白說。(記者 張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