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隨著各地中、高考錄取工作的開始,各類學校的招生廣告不斷刷屏微信朋友圈。其中,五花八門的“高鐵招生”廣告在火熱比拼之中,大有把高鐵專業打造成時下最熱門、最具吸引力的專業之一。
筆者分析,朋友圈流傳的此類“高鐵招生”廣告,其賣點有三:一是學校名稱一定要沾“高鐵”的光,如“××鐵道學校”“××軌道學校”,有的干脆就是“××高鐵學校”,凸顯其專業性較強,專業唯一;二是“高鐵招生”的廣告從形式到內容高度一致,圖片、視頻、文字介紹等幾乎出自同一個模板;三是廣告用詞極具煽情,富有誘惑力。“急招”“特招”“提前錄取”“名額有限”“畢業包分配”“100%就業率”“直接進入鐵路系統”“金飯碗”等,有的甚至還打著“精準扶貧”的旗號。
“高鐵招生”廣告是否含有虛假宣傳的成分,這還有待進一步求證。筆者絲毫不懷疑有些學校是實打實地辦高鐵專業并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有較高的辦學水平。不過,在稍具常識的人看來,大多數“高鐵招生”廣告明顯帶有夸大其詞的成分。
今天,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沒有任何一所正規的大中專院校為你承諾“100%就業”、承諾“畢業包分配”、承諾你畢業后進入某一系統的體制內,守住一輩子“金飯碗”。“高鐵專業”是與時俱進,而“畢業包分配”“金飯碗”的承諾還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然而,恰恰是這些信口開河的承諾,對邊遠貧困地區的那些未能考入高中和理想大學的學生及家長來說,成了他們急于求學、急于就業、急于改變家庭貧困面貌的“救助劑”,而其后進入“高鐵學校”學習的學生的命運,未必能如廣告宣傳里的那樣美好。
就筆者所知,一些名為“高鐵學校”的學校或培訓機構其實一無場地二無校舍,連校名都隔三岔五地變換。而不少“高鐵專業”學生經過幾個月的短暫培訓,被安排到火車上打掃衛生,陷入高鐵招生坑人、坑錢的泥淖里。他們不但沒有因為上職業學校學技術而致富,反而因此致貧、返貧。
除了迎合落榜學生的心理需求,“提前錄取”的“高鐵招生”更是中高職生源大戰中的拿手武器。當大多數中高職院校正在等待中、高考錄取情況時,“高鐵招生”的“提前錄取”已經全面出擊,傳統媒體、網絡媒體、新媒體等鋪天蓋地的造勢宣傳,加上其招生代表的跟緊和搶先拉人,使得“高鐵招生”真的猶如高鐵一樣高速運轉。有的高鐵學校在學生報名后即可將學生接走。
低成本、高收費、拉人頭的“高鐵招生”不斷在朋友圈刷屏,看似是新媒體時代下一種招生營銷宣傳模式,但這種現象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警惕。筆者建議:
一是從源頭上把好關。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勢頭如火如荼,公辦、民辦職業院校、培訓機構、中介機構競爭激烈,良莠不齊,其中不乏一些“空殼”職業學校,但一些地方的亂象同時也層出不窮。虛火旺盛的“高鐵招生”給職業教育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過大,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態勢。我們的職業教育有兩個垂直管理體系:一是教育部門舉辦的職業教育;二是由人社部門舉辦的技工教育。兩部門在共同推進職業教育上尚未形成合力,但不能因此而放棄對職業教育辦學資質與招生資格的嚴格審核。教育、人社部門有必要對“高鐵招生”的學校重新盤點,嚴格審核其辦學資格,清除“野雞高鐵學校”。
二是加強監管“高鐵招生”廣告。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廣告的發布者,但率性而隨意的“高鐵招生”廣告仍然要受到有關部門的監管。教育、人社部門也要把好“高鐵招生”廣告的第一道關口,工商部門也不能不管,廣告發布者也不能見錢就發。權利要有,責任也不能落位,權責要擔當。
火爆的“高鐵招生”,其實從另一方面也在告誡我們,盡管我們提倡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但真正要發展職業教育,還是要慢下來。當滿屏皆是“高鐵招生”廣告時,我們要靜下心來思考:職業教育如果都搭上了“高鐵”,都辦成了“高鐵專業”,我們的職業教育還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