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片來源于網絡
4月26日,2017中國在線教育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今年的論壇主題圍繞“科技”與“教育”展開,為打造在線教育全產業鏈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論壇很熱鬧,這些年在線教育市場的資本投融資熱度也不低;但是,火熱掘金潮的背后,是同質化競爭造成的盈利難。去年資本逐漸退場之后,在線教育不可避免地進入了“下半場”。面對融資寒冬,在線教育行業應當如何破局?
融資環境遭遇“過山車”
在線教育萌芽于2013年,2015年開始,資本大量涌入在線教育行業。數據顯示,2015年,從事在線教育的企業數約2400至2500家,擁有數十萬門在線教育課程,累計用戶達到了近億人。有媒體統計,2013年到2015年3年間產生的1265個有效在線教育項目中,有480個獲得了融資,共有13個融資額超過億元人民幣的項目。
然而進入2016年,在線教育融資額遭遇了斷崖式下降。據《2016中國教育行業藍皮書》數據,2016年,中國教育行業投資金額為96.9億元,較2015年下降了23%。獲得融資的在線教育公司更是減少了2/3。
當然,也有一些互聯網教育公司在資本寒冬里逆流而上。盒子魚英語就是其中之一。這款依托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為用戶提供英語學習方案的APP(手機軟件),一方面通過趣味英語學習法為學生提供免費的學習內容,另一方面為教師提供課堂英語教學的全套方案,包括課堂互動、隨堂檢測、課后習題等。如今,盒子魚英語已經獲得多輪融資。
為何在線教育機構會呈現兩極分化趨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很多進入在線教育的人并不真正了解教育,只采取了外科手術式的“互聯網+教育”方式,沒有真正進入教育深層,造成了用戶不愿意付費的現狀。
教育科技企業好未來總裁白云峰表示,在互聯網教育的“上半場”,很多在線教育公司試圖實現交易平臺化;但純電商模式在教育行業行不通,在線教育需要更走心的服務。
運營錯位加劇衰落
現在很多在線教育機構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流量轉化為收入的問題。而造成這個問題的重要原因,是在線教育熱潮興起之后,市場上的大量公司都把免費作為培育用戶、開展競爭的重要手段。一旦平臺不能繼續在渠道和流量上投入,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在儲朝暉看來,運營方向錯位也是造成很多在線教育機構目前遭遇困境的原因。“很多在線教育企業把競爭放在了經營方面,沒有放到內容上,以為只要營銷做好了就能掙錢,但現實不是這樣,要有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要有懂教育、懂學生,了解市場需求的人參與進來,才能夠做好。”儲朝暉說。
他具體分析到,要想讓用戶為產品買單,關鍵看教學內容或服務能否達到學習效果。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轉移到了網絡上,會遇到很多問題,例如如何彌補互動環節缺失、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如何滿足用戶的個性化教育需求等。
而當資本開始退場,在線教育本身存在的商業模式不清晰、教學內容同質化、缺乏互動、效果不明顯等難題又未能得到根本解決時,一些在線教育機構的運營成本增加就在情理之中了。
“下半場”需要轉模式
當在線教育的人口紅利開始快速衰退,意味著依靠“上半場”的跑用戶、拼流量、拉投資等模式已不再奏效。進入“下半場”,在線教育需要轉變商業模式,以技術和服務來驅動市場發展。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企業開始意識到產品的重要性,深耕起垂直細分領域。例如,專注做4至12歲孩子英語學習的VIPKID,采用“在線北美外教一對一”的教學模式,2016年營收達到近10億元。今年1月12日,針對嬰幼兒市場,愛奇藝推出早教益智類兒歌動畫《奇寶兒歌》,開播第二天播放量就達246.8萬。
可以看出,無論是按產品和服務特性分類的工具平臺、流量平臺、題庫、在線評測、單詞/口語學習、課程表及終端工具等,還是按產業鏈分類的內容提供商、平臺提供商、技術提供商,在線教育領域都在悄然發生著質的變化。
在這一過程中,一種叫“雙師課堂”的模式潛力巨大,這種模式強調由兩位老師遠程配合,開展“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表示,“雙師課堂”是未來在線教育發展的趨勢。“現階段,學生需要一定的線下輔導,完全線上的在線課堂很難推行。逐漸發展出線下和線上融合的方式,這是非常必要的。”呂森林說。
當然,教師和學生需求的契合也是很重要的。“在線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提供獨特的內容,把有獨特需求的學生和有獨特才能的教師與其他教育資源結合起來。”儲朝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