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0日晚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一女生在操場鍛煉時不幸遇害。當地警方在事件發生后的12小時內抓獲犯罪嫌疑人。
這起事件再度引發社會對大學校園安全問題的關注。人們不禁深思,這樣的悲劇真的無法避免嗎?校園安全問題為何成為人們心中解不開的結?在隨機抽調的大學校園安全問題時,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約4成的高校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同學朋友遭遇過校園安全事件,約6成的學生對所在高校的校園安全狀況不滿意。
以遇害女生所在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為例,該校區靠近白云山風景區,平日里人流量較大,不少非本校人員可隨意進出校園。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保衛處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要對每一個外來人員進行登記是不可能的,目前能做到的是對一些疑似非本校人員進行詢問,要求他們說出進入學校的目的。
在崇尚自由的大學校園里,開放式管理普遍存在。比如,廣州大學城正是以沒有圍墻而著稱,即便是一些建有圍墻的高校,人員進出管理也不嚴格。廣州大學城一安保人員小方坦言,大學城人流量巨大,除了圖書館和宿舍樓需要進行嚴格的登記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是允許自由進出的。“我們平日會定時站崗和巡邏,但只會對可疑人員進行登記。”他也表示,大學城沒有圍墻,人員自由進出,對每個人都進行登記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由門禁系統、監控和人員巡邏構成的校園安全體系自然而然地成為大學校園安全的保證。廣州大學自2016年11月起開始更換宿舍的新門禁系統,學生需刷一卡通才能進出。但是,在學生們看來,新門禁系統依舊存在不少漏洞。
廣州大學大二學生小王表示,新設置的門禁系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雖然校方原則上強調一人一卡進出宿舍,但實際往往出現一卡多人進出的情況。有些同學如果沒帶一卡通,會在出口等候其他同學幫忙刷卡進出或者趁門禁還沒鎖上時迅速進入宿舍樓。”
無獨有偶,廣東財經大學學生東雅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她所在的廣州校區很多地方連路燈都沒有,前段時間連續發生了3起騷擾事件,時間都是在夜晚”。東雅提出,如果校內能夠多安裝燈光設備,安保人員定時進行巡邏,至少能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起到震懾作用。
此外,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社會學教授謝建社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談道,“相比于一般社區,高校是一個學者聚集的社區,老師和學生的安全意識應該是和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的。然而,當前校園安全事件頻發,卻說明了目前校園內的安全意識未能很好地樹立起來,相應的安全教育是缺失的”。
廣州大學大三學生佩庭是班長,平日會根據相關文件開展安全教育的主題班會。她直言組織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實在不容易,“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所以同學們對這類活動的熱情和參與度都不高,有些同學甚至直接不來開班會,而且大多數班干部也只會照本宣科地說兩句或者播個視頻就了事”。
佩庭認為,安全教育活動需要接地氣,“因為這種教育對不少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女子防狼術、緊急呼救辦法,很多時候都是紙上談兵,如果有專業人士來手把手教學或許效果會更好”。
為保障校園安全,防止悲劇重演,謝建社教授給出了以下的建議:第一,高校師生首先要樹立起安全意識,做到未雨綢繆;第二,高校管理者應當填充好安全管理的空白,如安裝監控設備、增加安保人員等;第三,安全教育應當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當中,讓安全教育從日常點滴做起;第四,安全教育形式可多樣化,如邀請經歷過事件的人員來現身說法,也可參考外國的立體教育,讓學生學會應急處理等。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 實習生 梁焯賢 梁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