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秦國很強大,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了一封信給趙王,說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信后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是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dāng);可要是不答應(yīng),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叫藺相如的人,勇敢機智,也許他能解決這個難題。

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么辦。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如果秦國提出用城換璧,我國卻不答應(yīng),那理虧的是我們。如果我們把和氏璧給了秦國,秦國卻不給我們十五座城,那理虧的就是他們。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無缺地送回來。”于是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去了秦國。

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秦王聽他這么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藺相如捧著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怒發(fā)沖冠,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能交出來。秦王只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藺相如反復(fù)思量,覺得秦王還是不會信守承諾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說:“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我怕有負(fù)趙王所托,已經(jīng)讓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了。如果您有誠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我們怎么敢為了一塊璧而得罪強大的秦國呢?我知道欺騙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殺了我,但請好好考慮我的話。”秦王沒有辦法,只得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了趙國。

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面。趙王膽怯,不敢去。但藺相如和大將軍廉頗認(rèn)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境上,作好了抵御秦軍的準(zhǔn)備。

趙王到澠池與秦王會面。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秦王令趙王鼓瑟。

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趙王,便向前走了幾步,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秦國的音樂,希望您能擊缶助興。”秦王很生氣,拒絕了。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如果您不答應(yīng),我就跟您同歸于盡!”秦王左右的衛(wèi)士想殺了藺相如,但藺相如怒目圓睜,厲聲呵斥,衛(wèi)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沒辦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國的大臣不甘心,繼續(xù)發(fā)難,但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會面結(jié)束,秦王也沒占到便宜。秦王知道廉頗已經(jīng)在邊境上作好了準(zhǔn)備,不敢拿趙王怎么樣,只好讓趙王回去。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還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立下了那么多戰(zhàn)功,他藺相如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要是我碰見他,一定要讓他下不來臺!”藺相如聽說了,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的門客們可看不順眼了,對藺相如說:“您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么要怕他呢?”藺相如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門客們說:“當(dāng)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還會怕廉將軍嗎?秦王之所以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攻打我們。我之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利益,真不應(yīng)該。于是,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綁著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請罪,連忙出來迎接。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