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安源12月28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尚健 鐘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今年來,萍鄉市安源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三化”建設為統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服務群眾、改善民生、增進福祉,基層治理水平與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一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畫卷在“三化”的精雕細琢下栩栩如生……

  標準化夯實組織基礎,勾勒“新圖景”

  “書記,村里的黨群服務中心非常溫馨,感謝村里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閑暇的好去處。”走進萍鄉市安源鎮躍進村黨群服務中心,書架上的圖書整齊擺放,書桌棋盤、筆墨紙硯、健身器材等一應俱全,村民們正饒有興致地下棋、聊天,一派怡然自得……

安源鎮躍進村黨群服務中心大廳內整齊干凈,群眾辦事便捷高效(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為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基礎,今年來,安源區著力在組織設置、領導班子建設、活動場所、經費保障4個方面定標準、下功夫。列支11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三化”建設,全面靚化提升115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對外設立統一指示牌,做到“五欄”公開,對內優化功能布局,完善配套設施,以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綜治中心為主體的開放式、一站式、共享式綜合服務平臺全面構建。設置了涵蓋民政服務、社會保障等20余項辦事流程的“媽媽式”服務清單,平均清理規范各類掛牌12塊,全面推行村、社區干部統一集中辦公、輪流坐班值班制度,有效實現了“辦公場所最小化、服務場所最大化”。厘清115個村(社區)、196個其他領域黨組織隸屬關系,全面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嚴格落實服務群眾專項經費、黨組織活動經費、“兩委”成員報酬等。

  如今,走進安源區各村、社區,整齊劃一的指示牌讓辦事群眾一目了然,設施齊全的功能室讓群眾的業余生活不再單調。標準化建設不僅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整體面貌,更為基層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勾勒出了一幅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新圖景”。

  規范化提升服務水平,擦亮“新成色”

  “6天,拆了鐵皮棚300多個,清理違章搭建5000多平方米,這速度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哇!”家住后埠街北站社區幸福小區的何叔驚喜地說到:“當時,社區的‘院落議事會’上說幸福小區要改造,這么多年的難題,現在終于得到解決了”。

由前奧運冠軍賈君婷仙組建的志愿服務隊為轄區群眾提供服務(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安源區將服務群眾、改善民生作為基層黨建“三化”建設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健全“一事一議”、“四議兩公開”等黨群議事規則,搭建溝通交流的良好平臺。廣泛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設立治安巡邏、政策宣傳、事務代辦等黨員志愿服務崗位,強化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識,讓群眾的事情自己說了算。堅持就近就便、相對均衡的原則,持續深化在職黨員進社區共駐共建,以“三清單一協議”為紐帶,通過群眾“點單”,支部“下單”,單位“接單”模式,推動資源共享、事務共商、區域共治,有效實現組織優勢、服務資源、服務功能最大化。各共建單位與社區聯合實施共建項目230余個,盤活教育、文化、體育等活動場所170多處,開展各類志愿服務12786次。

  規范化建設,讓棘手的基層治理難題在黨組織和黨員的共同參與下變得簡單而順暢,黨建成為了引領基層治理的動力引擎。在黨組織的號召下,黨員群眾積極投身于基層社會治理一線,原來不被重視的“微能量”被激活重生,匯聚成作用發揮的“強氣場”,擦亮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成色。

  信息化搭建網絡體系,細琢“新品質”

  發現雜物及煙頭、拍照、完善信息、即時上傳,所有動作一氣呵成,這是網格員在社區巡邏時的常規操作。社區黨組織在接到問題反饋后,立即聯系環衛公司片區責任人員到現場進行清掃……無數個類似的的場景在安源區的大街小巷里隨時上演。

信息化的網絡服務體系讓基層治理更加精細化,歷史文化名街南正街煥然一新(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今年來,安源區不斷強化黨的組織覆蓋,397個黨支部、152個黨小組覆蓋了全區487個三級網格,依托萍鄉市“智慧黨建”平臺、“釘釘”、微信等軟件平臺,將信息化的觸角向基層網格不斷延伸,構建了一張縱橫交錯的網絡服務體系。利用線上工具,黨員志愿者以及網格員們可以在線進行工作信息實時互通,發現問題實時上報,跟蹤問題實時解決,“隨手一拍”、“您說事,我來辦”……成為城鄉環境整治、服務基層群眾、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法寶。今年來,通過線上平臺,發現并處置環境問題17500余個,開展巡查督導220余次,發現并整改各類問題700余個。

  信息化聯通了基層治理的無數個小網格,搭建起了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基層治理網絡,網住了群眾的家長里短、社情民意,更記錄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為民服務的真心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