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端的推動下,上市險企2024年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五大A股上市險企2024年共實現347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77.72%,其中中國人壽(601628.SH;02628.HK)、新華保險(601336.SH;01336.HK)、中國太保(601601.SH;02601.HK;CPIC.LSE)等多家A股上市險企的歸母凈利潤創歷史新高。

從各家上市險企的年報來看,投資端無疑是推升歸母凈利潤大漲的最大“功臣”。第一財經統計數據顯示,五大A股上市險企2024年的總投資收益同比翻倍,共計實現7969.2億元。

不過,在持續低利率的環境下,五大A股上市險企第二年再次集體下調了內含價值經濟假設。第一財經統計發現,經濟假設下調等因素共計對五大A股上市險企的內含價值負面影響近3600億元,對新業務價值及新業務價值率亦造成程度不一的影響。

投資推升上市險企凈利大漲

從近年的上市險企年報來看,投資均是凈利漲跌的主要“勝負手”,在新會計準則下,這一作用進一步放大。

第一財經根據A股五大上市險企年報數據統計發現,它們2024年共計實現3476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同比漲幅高達77.72%。

在這五大上市險企中,新華保險在相對較低的基數下凈利潤實現大幅反彈,同比增長達兩倍,262.29億元的歸母凈利潤也創了歷史新高。同樣創造歷史的還有中國人壽及中國太保,它們的歸母凈利潤在2024年分別首次超過1000億元及400億元,同比漲幅達到108.9%及64.9%。而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以及中國人保(601319.SH;01339.HK)2024年的歸母凈利潤亦同比增長47.8%及88.2%。

上市險企的凈利亮眼表現背后,去年第三季度資本市場的一波行情催動投資業績大漲是“頭號功臣”。

例如,中國人壽就在年報中將歸母凈利潤大漲的原因歸結為:公司把握市場機會開展跨周期配置,持續推進權益投資結構優化。2024年股票市場低位震蕩后快速反彈,總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五家A股上市險企2024年實現總投資收益共計7969.2億元,同比提升113.91%,其中歸母凈利潤大漲兩倍的新華保險,其總投資收益亦同比暴增2.5倍;中國人壽及中國太保的總投資收益同比漲幅也均達到130%。

除了中國平安未披露總投資收益率之外,其他幾家A股大型上市險企2024年的總投資收益率均達到5.5%及以上,較2023年同期普遍低于3%的狀態有明顯改善。

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A股五大上市險企均已正式實施新會計準則。在新會計準則下,更多的權益資產會被放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這部分資產的市值變動會直接反映在利潤表中。和舊準則相比,這使得險企的凈利潤對于資本市場波動的敏感度提升。在市場行情上行情況下,凈利潤表現會較舊準則更為突出;當然,在市場行情下行情形下,凈利潤的下跌也會較之前放大。

資本市場的上揚除了讓利潤表中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直線上升外,也提高了凈資產中的權益資產浮盈。從算上這部分浮盈浮虧的綜合投資收益率可以看出,三家披露該指標的上市險企2024年這一指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均達到5.8%及以上,其中新華保險2024年綜合投資收益率高達8.5%,同比提升5.9個百分點。

不過,在低利率的環境下,上市險企們的凈投資收益率(包括債券利息、股息分紅、租金收入等,不含買賣差價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均有所下降。“凈投資收益率主要受存量資產到期和新增固定收益資產到期收益率下降影響。”中國平安表示。

在五家上市險企中,中國人保的凈投資收益率下降幅度最大,從2023年的4.5%下跌0.6個百分點至2024年的3.9%,但3.9%的絕對值仍是五家A股上市險企中相對最高的,而新華保險2024年的凈投資收益率在五家中相對最低,為3.2%。

看好A股表現,堅持高股息策略

凈投資收益率的走低也映射出了低利率環境下險資的再投資挑戰。

從上市險企2024年的大類資產配置策略來看,在把握時機配置長久期利率債以夯實投資資產“底倉”之外,投資的多元化是一大戰術,而增加權益投資并采取高股息策略是多家上市險企的共同選擇。

年報數據顯示,五大險企中有四家截至去年末的股票投資占比均有提升,其中新華保險直接從2023年末的7.9%提升3.2個百分點至11.1%,大幅增持股票也成就了該公司去年總投資收益的大漲。

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亦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公司積極布局權益投資,全年凈加倉超1000億元,權益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同時,去年的險資舉牌潮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險資對于權益市場的興趣。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2024年險資共在二級市場舉牌20次,今年至今也已有11次舉牌,大幅超越前兩年的水平,其中這幾家上市險企也多次參與其中。這當中,高股息率的股票是險資的重點舉牌標的,尤其是中國平安從去年底至今屢次舉牌港股銀行股就是高股息策略的代表。

“我想舉牌頻繁主要還是基于港股市場的高股息,這對我們的凈投資收益率是比較好的提升。最近這些年債券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緩慢下行,高股息能夠進行彌補及對沖。”太保資產總經理余榮權在業績發布會上解釋稱。

新華保險年報數據亦顯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高股息OCI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權益工具投資由年初的53.70億元增長至306.40億元,增長470.6%。

而從多家上市險企業績發布會上傳遞出的信息來看,無論從政策導向還是自身選擇方面,今年險資對于權益資產的配置無疑都是興趣濃厚的。

“我國資本市場目前無論在政策層面還是在市場層面都提供了利好因素,因此我們長期看好中國資本市場。”中國平安副總經理、擬任首席財務官付欣稱。劉暉也表示,對于2025年的權益市場保持樂觀。

談及判斷的邏輯,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分析稱,宏觀經濟長期向好態勢以及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政策為A股市場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時,當前A股對比固收類資產已展現出較強的吸引力,估值處于過去10年中樞水平,整體估值較為合理。此外,科技創新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當前正處在新一輪科技浪潮之中,經濟轉型升級成效也將在A股市場中得到顯著體現。

中國太保副總裁、首席投資官、財務負責人蘇罡也認為2025年股票市場總體將表現為結構性的行情。“今年股票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盡管風格輪動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盈利仍將是最終的核心因素。”蘇罡說。

再現集體下調假設

在低利率環境下,上市險企們不僅在產品結構和投資配置上努力避免利差損風險,在精算假設上,各家上市險企亦在2024年報中集體下調了內含價值計算中的風險貼現率及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而在2023年年報中,上市險企們剛剛下調過一輪上述兩個假設。

內含價值是壽險公司估值的一項重要指標,其分析計算需要涉及大量未來經驗的假設,其中兩大重要假設為風險貼現率假設和投資收益率假設,2022年時上市險企這兩大假設普遍為10%~11%及5%。在2023年年報時,上市險企將它們分別下調至8%~9.5%以及4.5%。而在此次2024年年報中,上市險企又再次將它們下調至8%~8.5%以及4%,其中中國人壽的普通型業務保持2023年的8%貼現率不變,浮動收益型業務則下調至7.2%;中國平安則將貼現率從9.5%下調為傳統型的8.5%以及分紅與萬能等非傳統險的7.5%,其他幾家上市險企風險貼現率均從9%下調至8.5%,與投資收益率假設下調幅度一致。

業內人士表示,在長端利率長期下行背景下,保險公司以固定收益資產為主的配置策略面臨投資收益率持續下滑,實際投資收益率水平難以達到上市險企普遍設定的長期投資收益率假設,會使得內含價值虛高,下調收益率假設可以提高內含價值可信度,但會對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有一定負面影響,不過上述兩個假設同時下調的聯動效應將對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價值的變動起到一定程度的對沖作用。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在五家上市險企內含價值計算明細中,由于經濟假設下調因素帶來的對2024年末內含價值的負面影響總計近3600億元。亦有多家上市險企列明了上述假設下調對于新業務價值及新業務價值率的影響。

例如中國太保表示,按照經濟假設下調后計算,中國太保2024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幅為20.9%,新業務價值率同比增長3.5個百分點,但如果按經濟假設調整前,前述兩個指標的同比增幅則分別變為57.7%及8.6個百分點。中國人壽亦表示,使用下調后經濟假設,2024年新業務價值為337.09億元,而如果沿用之前假設,2024年新業務價值則變為458.05億元。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人壽總精算師侯晉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基于對市場利率中樞下降的客觀實際的情況,公司相應調整了經濟假設,主要包括在2024年將新業務價值評估所用的投資收益率假設從4.5%下調50個bp至4%,同時相應調整了風險貼現率。總體而言,公司的風險貼現率假設在市場來看是比較穩健和謹慎的。

編輯:馮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