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自由貿易試驗區今天(29日)迎來了6周歲生日。從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后的六年來,自貿區從1個擴容到18個,形成2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得以復制推廣,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從1到18 自貿區成員做加法
六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此后,經過五次擴容,到今年8月26日,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等6個省份入圍第五批擴容名單,不僅實現了我國沿海省份自貿區全覆蓋,也首次在沿邊地區設立自貿區。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說,六年來,我國自貿試驗區從1個擴容到18個,形成“1+3+7+1+6”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從2013年自貿試驗區工作啟動以來,我國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布局逐步完善,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在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進行了大膽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190項到39項 負面清單做減法
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引入我國第一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設立之初為190項。經過5次“瘦身”,今年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的新版負面清單,清單條目已經縮減到37項,縮減超過八成。如今,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已經成為了人們所熟知的基礎性制度,含金量越來越高。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說,負面清單的關鍵,在于“精簡”二字。今年年底前,將全面取消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性規定。孟瑋表示:“我們對清單只做減法,不做加法。在今年年底前,將全面取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性規定,確保市場準入內外資標準的一致。同時,我們還將繼續做好重大外資項目的服務工作。”
202項制度創新成果 破除制度障礙
自貿試驗區爆發式、跨越式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制度創新的支撐。商務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六年來,我國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202項制度創新成果得以復制推廣。
如今,推動中國走向制度型開放,成為自貿試驗區的重要使命。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袁園說,鼓勵各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切實發揮好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通過復制推廣以局部突破帶動全局發展,推動了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優化和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帶動了全國范圍內營商環境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水平的持續進步。”
以萬分之二面積吸引14%的外資 外資乘東風而來
艾多美是韓國的化妝品企業,目前已經在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成立了分公司。自貿區采取的一些方便貨物通關的措施,讓艾多美山東分公司負責人馬鋼非常興奮:“這些措施增強了我們在煙臺發展的信心。我們也將把這些好消息介紹給我們在韓國的其他友商,讓他們也到中韓(煙臺)產業園來進行投資。”
作為我國開放的前沿陣地,自貿區運行六年來,以全國萬分之二的面積,吸收了14%的外資。通過開放,更帶動中國的整體營商環境加速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說:“從上海自貿區掛牌實施之后,啟動了以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為主,以改善營商環境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市場主體更多是享受了制度變革帶來的成本下降的紅利,另一方面,推動了貿易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準入門檻也不斷在降低,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貿易轉型升級的步伐也在逐漸加快,走出去合作的速度也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