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19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占GDP的近三分之一,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撐。然而與此同時,我國企業的數字化率卻還有待提升,特別是制造業的數字化率仍處在較低水平。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點在哪里?有什么好的路徑?財力相對單薄的小微企業又該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在昨天(18日)舉行的2018全球企業服務大會上,嘉賓們重點聚焦了這些問題。
在科技圈的大小論壇上,經常能聽到大家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探討,但現實中,很多企業并不能說清楚什么是數字化。對此,2018全球企業服務大會一開場,用友網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文京就嘗試給出定義。王文京說,企業數字化就是運行基于新一代數字和智能技術的各類云服務,通過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來連接資源、處理交易、賦能組織、優化流程甚至變革流程,進而推進企業的業務創新和管理變革,從而讓企業融入數字經濟,進而轉變其生產和管理方式。
目前各界的共識是,進行數字化轉型可以顯著降低企業成本,同時提高企業效能和競爭力。有調查顯示,2018年,67%的全球1000強企業和50%的中國1000強企業,都將把數字化轉型作為戰略核心。所以,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可見一斑。而對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施路徑,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說,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必須有算法。算法對企業來說就是企業的核心技術、競爭能力、生產流程和商業模式。
這個實施路徑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用數據換資源。這說起來簡單,但有報告顯示,雖然80%的中國企業正在嘗試數字化轉型,促進業務增長,但卻只有4%左右的企業真正釋放了數字化的潛力。為什么企業數字化轉型這么難?專家認為,一大原因是不少傳統企業的理念跟不上,不知道怎么轉。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用親身經歷說,傳統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其實大有可為。
另一家傳統企業——傳化集團數字化轉型也比較成功。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認為,關鍵在于打造數字化生態。“我們從總平臺到子平臺形成了六大平臺體系。我們這個平臺體系形成的關鍵就是與各類企業,包括一些局域網形成連接。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造生態。”
影響數字化轉型成效的另一大原因是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心有余而力不足”。暢捷通總裁楊雨春認為,成本問題目前的確考驗著小微企業的轉型。當前的商業范式與以往不同,現在處在第四個階段,叫智能商業。當電商發展到一定的成熟階段之后,中心化電商平臺的公域流量越來越貴,所以小微企業面臨的這些成本問題,都是它們在新的商業范式之下要去解決的問題。
在楊雨春看來,小微企業不能貪大求全,可以量力而行,盡量選擇適合自己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關鍵是要與自己的應用場景、客戶場景深度融合,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同時,小微企業要能夠為自己的客戶提供一個線上線下無縫的商業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