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劉楠)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近期北方部分地區天然氣保障供應問題,已經啟動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同時要求“三桶油”互保互供,保障用氣穩定。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十個月我國天然氣的消費量擴大了20%。進入供暖季之后,北方部分地區天然氣的消費量持續擴大,形勢更為嚴峻。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始終把保障民生用氣放在首位。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啟動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與相關部門、各地方政府及供氣企業建立了聯合監測調度機制。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表示,同往年相比,今年天然氣供應緊張有更為特殊的原因:“今年冬天隨著治理霧霾,以及煤改氣速度的加快,對天然氣的需求也比去年明顯增長了一大塊,造成的天然氣短缺的現象也更嚴重。”
按照規劃,到“十三五”末期,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要占到10%以上,成為主要能源之一。按照這個目標,天然氣消費量的增速每年要超過18%。
在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韓曉平看來,行業的準備尚顯不足。他說:“這些年來,天然氣的增長相對比較低迷,再加上由于油價比較低,行業內的企業能投入的資金非常有限,所以一旦需求上升了,產業鏈的上游和中游都不能保障。上游油氣田的開發投入不足,中游的管道建設比較滯后,沒辦法保證有效的供給。”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確保安全生產的情況下,多措并舉增產增供,加強協調配合,實現資源互保互供。
中海油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為了保障冬季用氣穩定,作為國內進口液化天然氣的最大供應商,中海油在冬季現貨價格大幅上漲前,已經緊急采購了上百萬噸的LNG現貨資源。同時,在天津、廣東、浙江地區,中國海油正推進天然氣管線互聯互通,通過天然氣置換、互保互供等措施,力爭每天增加供應1200萬方天然氣。
韓曉平建議,解決天然氣短缺的問題,必須讓配套措施完全到位。他指出,目前行業內地下儲氣庫的建設相對滯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韓曉平認為:“應該出臺季節性的氣價,冬天價格高一點,夏天低一點。這樣會鼓勵企業建設地下儲氣庫。而且主管部門對于地下儲氣庫項目也可以考慮免稅。因為天然氣注入地下并不能完全回收。如果稅收負擔過重,企業肯定無法承受。”
如今,北方冬意更濃。繼環保部于12月4號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下發《關于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之后,又有媒體報道稱,12月7號,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向國網華北分部、北京市電力公司、華能北京熱電廠發布特急文件《關于啟動華能應急備用燃煤機組的通知》。通知內容顯示,鑒于目前天然氣能源的供需狀況,國家發改委要求北京市立即啟動華能燃煤機組,減少本市天然氣用量,緩解華北地區天然氣緊張形勢。
還有半個月,北方會進入數九寒天,希望主管部門多管齊下之后,老百姓感受到的,仍然是一個溫暖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