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記者王建帆)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讓金融之水有效澆灌實體經濟,需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方式。近日,經濟之聲記者來到上海、浙江等地采訪,近距離感知這里的金融服務新變化。
江西人熊慶幾年前來到臺州,經營鋁材生意。因為需要拓展庫存,企業資金需求量激增,本來找銀行貸款心里沒底,但是一和臺州銀行接觸,居然獲得20萬元的貸款,這讓熊慶很驚喜。他直言,“門檻低,以前我們真的沒想到外地人在這邊貸款這么方便。”
臺州銀行行長黃軍民說,熊慶并不是個例,類似客戶,臺州銀行有幾十萬。在臺州銀監分局指導下,2006年,臺州銀行推出小本貸款,為過去大多數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的社會弱勢群體,創造平等獲得銀行貸款的機會。目前,小本貸款已經累計發放超過916億元,支持近66萬低收入人群創業致富。
黃軍民說:“只要有勞動能力、勞動意愿都可以到臺州銀行申請貸款,兩千塊錢開始起貸,到一百萬都可以。通過這個貸款,為農民、下崗職工、個體工商戶、外來務工人員輸血,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致富。”
令人不解的是,傳統認識上,這些群體往往難以獲得貸款,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一個長期被討論的話題。為什么這家銀行能夠打破傳統?黃軍民提出了“十六字”信貸現場調查技術,就是“下戶調查、眼見為實、自編報表、交叉檢驗”。
黃軍民介紹道:“通過客戶經理下戶調查,跟業主交流,眼見為實。生產狀況,銷售狀況和庫存狀況,我們去看,不需要報表。我們看了以后,編兩張報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決定這筆貸款可不可以貸、貸多貸少。”
另外,臺州銀行還提出“三看三不看”,就是不看報表看原始、不看抵押看技能、不看公司治理看家庭治理。臺州銀監分局局長馮明說,這套信貸技術易推廣、可復制,提高了銀行信貸風險防控能力和服務效率。
當然,銀行也是商業企業,不是慈善機構。相對來說,服務小微企業,銀行承擔的風險更大,成本更高,該如何兼顧銀行自身的盈利和可持續發展?泰隆銀行也是臺州當地的城商行,總行副行長金學良說,他們有三個經驗:“我們不是以高價格支撐可持續,而是結合‘一企一價、一戶一價’的方式對小微企業貸款進行定價;第二是成本,我們通過金融科技創新,盡量降低營運成本;第三是風險管理,通過多渠道防范風險,雖然賺的錢少,但是還是盈利的。”
臺州活躍的民營經濟,吸引大銀行也做起了“小生意”。比如,中國農業銀行臺州分行持續支持西馬智能馬桶公司,在企業最艱難的時候,不斷貸、不壓貸,使得企業最終“破繭成蝶”。農行臺州分行行長鮑敏沖說,他們為不同發展階段的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擴大服務小微企業的覆蓋面。
鮑敏沖表示:“我們確立了‘大銀行做小生意’的理念,對起步階段的企業,主要推出個人生產經營性貸款等業務;對擴張階段的企業,對他們的技術改造等進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