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1日消息(記者佟亞濤 洛佳瑩)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創新”成為高頻詞匯。十九大新聞中心昨天(20日)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舉行了一場集體采訪,代表們現場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量子衛星到“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力實施,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周一,人類歷史上首次探測到引力波,其中就有我國科學家的參與。科技部副部長王志剛表示,這是我國對世界科學做出的貢獻。期待未來能在更多領域貢獻中國智慧。
王志剛說:“最近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聯合發布的兩顆中子星的引力波,這就需要國家支持,使得中國能夠為世界科學做出中國的貢獻,贏得國際社會對我國科學界的尊重。”
重大工程讓世界矚目,而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貼近民生的應用,也在刷新著我們的生活。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表示,一個個“神器”的背后,都是以我國技術創新作為支撐。他說,“今天中國有‘(新)四大發明’——高鐵、移動支付、網購和共享單車。實際上這些都是信息服務業,都是靠中國的信息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支撐。應當說,這幾年中國的信息技術、信息產業的發展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技術創新突破,讓我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得到提升,也讓我國企業“跑”進了世界前列。在王恩東所在的信息技術行業,世界前列中不乏中國企業的身影。王恩東介紹稱:“五年前,手機、互聯網應用方面,中國可能都是數不著、提不到名字的,今天,這些方面的產品,可能在前三名、前五名當中都有中國(企業的名字)。信息服務業,全球前七的互聯網企業里面有3家是中國的企業。”
如今,科技進步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6.2%,創新能力躍升到世界第22名,是前25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創新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十九大報告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納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組成部分,并強調“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王志剛表示,未來要長期堅持以科技創新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它是戰略支撐,不是戰役支撐,也不是戰術支撐,它是要長期地、一以貫之地以科技創新來支撐我們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而現代化經濟體系實際上就是我們走向現代化國家必須邁過的關口和我們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所以,我們下一步重點就是要以科技創新來引領產品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核心是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