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央廣網

【中國制造2025樣本調查】我們離智能制造還有多遠?

2017-05-23 09:4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王建帆 寧波臺記者吳巧 吳福明)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假設有這樣一個場景:你在網絡平臺看上一件衣服,下了訂單,企業從接單、設計方案、分配任務開始,一直到生產、包裝、物流等諸多環節,能實現人與機器人的互不干擾、完美共事,這種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的生產、銷售過程,通常就是我們所向往的智能制造,它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中國制造2025樣本調查》第二篇:我們離智能制造還有多遠?

  一進門,首先迎接記者的是人臉識別系統。跟著車間主任胡新凱,記者順利進入到了車間里。眼前,兩條生產線正在工作,只有搬運機器人在自由穿梭,沒有工人;這里全天不開燈,但每條生產線每分鐘能暗暗生產500節堿性電池。這就是中銀(寧波)電池有限公司的“黑燈車間”。

  車間里,只看到機器身上發出的星星點點的光,像跳動的一個個音符;生產線上,一節一節電池排著隊,呈S形前進,然后快速下線。車間主任胡新凱說,這是世界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堿性電池生產線。“正常生產的時候不需要照明,因為沒有操作工。所有的動作,包括機器人,包括設備,指令都是程序安排好的。”

  按照傳統的生產方式,一節電池從原材料到成品,要經過11道工序,經過7個人的手,大概耗時1個小時。如今這些工作全部交給機器人后,一條生產線減少7人,但生產效率卻大大提高了,真正實現了提質增效。

  不過,也有人對投入產出提出了質疑。中銀的這兩條生產線投入4000萬元,歷時一年半研發而成。傳統車間里,同樣規模的兩條生產線需要14個操作工,按一名操作工年薪8萬計算,總的人工成本才112萬,只有現在智能生產線研發成本的不到3%。這筆賬,感覺不怎么合算。不過,中銀(寧波)電池有限公司的工程部主任常偉卻算了一筆長遠賬:一是智能化生產提升了產品的合格率;二是機器換人解決了招工難。

  常偉說:“我的質量不需要人看,我把人的眼睛取消了;我的貨物的搬運(靠機器人),把人的手腳取消了;我所有的數據用我的自動化系統全部集成了。”

  在以制造業著稱的寧波,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向智能制造邁進。比如在寧波慈溪的先鋒電器,是全球最大的取暖器專業生產企業之一。2013年,先鋒電器創始人的兒子姚裕初從國外留學歸來后,開始大刀闊斧“機器換人”。公司的目標是把一線工人從4000人減少一半,到2000多人,但是事與愿違,目前只砍掉了300人。原因很簡單:很多環節是機器人無法替代的。

  姚裕初介紹:“把一些重復的沒有價值的環節替代,替代的是一些重復的,總裝不能替代。不可能全部實現自動化。未來也確實會考慮另外一種模式,小批量、多批次。”

  機器換人、個性化定制生產、黑燈車間……是智能制造的標配嗎?如果說智能制造是企業即將攀登的高峰,那么現在我們的企業究竟處于什么位置?

  機器人研究專家、寧波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院長甘中學說,德國人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把智能制造總結為三個“集成”,也就是縱向集成、橫向集成和點對點集成。甘中學認為,中國大部分企業還處在縱向集成的中間階段。

  甘中學介紹:“縱向集成解決的是一個車間的生產的完全自動化,解決工廠的問題;橫向集成就是產業鏈的集成,從我們的創意、研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反饋整個流程。但橫向集成還不能解決客戶本身的需求,把點對點的集成(實現了),就是工業4.0很大的進步。”

  浙江機器人產業集團總裁朱春榮說,很多人覺得實現自動化就是實現工業4.0了,實際上距離還很遠。“寧波目前為止,做智能化改造所處階段不一樣。有的做到了工業2.0,做到信息化,有的自動化還沒實現,完全手工。比如,打火機企業,很多核心部件還是要靠手去裝。”

  有差距,才有動力。中銀(寧波)電池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常偉認為,關鍵是要行動起來,讓智能制造由點到面,逐步擴大。“我們弄幾個‘黑燈工廠’,寧波就到工業4.0了嗎?正是因為這一個個的點,都在做自動化的項目,高品質的設備和產品。總是要先點,最后再連成網形成面,然后再把這個面擴大。”

  寧波是中國制造2025首個試點城市。接下來,智能制造之路該怎么走?朱春榮認為,制定行業應用標準很關鍵:“只有這個標準弄完以后,大家才知道原來我離工業4.0還有多大差距。”

編輯: 趙亞蕓
關鍵詞: 智能制造;中國制造;寧波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