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7日消息(記者盧海寧)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5月6日下午,青島國際化企業經營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行。本次研討會以“青島實施國際城市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主題,邀請商務部政研室與研究院領導、國內各大高校學者以及包括青島海爾、青島海信等優秀企業代表,就青島市如何轉變體制機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行研討。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所長張國有出席研討會并致辭,他表示,中國企業若想真正走出去,在世界立住品牌,就需要堅守誠信、秉持大國工匠精神,并且要學會堅守,因為品牌才是企業最可持續的重要資產。
青島市商務局局長馬衛剛在研討會上作主旨報告,報告總結了在新常態下,青島市為構建開放型經濟,建立現代國際貿易運行體系,實現“國際城市戰略”所進行的嘗試。馬衛剛表示,在唐宋時期,青島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在改革開放初期,青島同樣是第一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我們應當從青島對外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找尋經驗,結合青島實際,在實施國際城市戰略中,著力推進青島企業的國際化經營。
研討會上,包括青島海爾、青島海信、中車四方、新華錦等青島本土優秀企業代表介紹了自身如何“走出去”的成功經驗。青島科技大學教授李立發言介紹了《青島市國際化發展報告:基于GNP(GNI)測算的研究》,該報告引入GNI指標,論述了國際化是青島市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動能,而青島市的國際化發展和對外開放仍具有較大增長空間。此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島研究院副教授莫培龍發言介紹了《青島市國際化企業經營發展研究報告》的框架思路。
與會專家、教授暢所欲言,其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主席劉光溪建議,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的關鍵在于我們自身融資機制的完善。他表示,企業走出去不能單純的停留在銀行融資,不能僅僅關注LIBOR升降多少個百分點。我們更需要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包括私募基金、產業基金等多種融資渠道共同跟上,企業才能放心“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