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還需“政策組合拳” 須警惕虛擬經濟膨脹
2015-05-04 08:33: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4日消息(記者魏紅欣)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市場對于降息的預期,并沒有因為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而止步。昨夜今晨,多位市場人士熱議,央行降息可能很快“靴子落地”。距離上一次央行降準不足半月,降息預期為何再度升溫?經濟基本面已經給出降息的充足理由了嗎?
低利率周期已經開啟
多位經濟學者普遍認為降息是符合經濟基本面的必要舉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這樣說:“降息勢在必行。因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特別是物價水平低位運行,PPI連續3年負增長,通貨緊縮的苗頭已經顯現。我們實體經濟企業的融資成本非常高,實際融資成本10%以上。因此,中央銀行應該逆周期、逆風向調控,降低基準利率,引導市場的融資成本下行,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起到穩增長的積極作用。”
降息不僅符合經濟基本面趨勢,而且,在全球降息潮的周期之下,中國沒有理由將利率保持在高位。財經評論員葉檀說,“此前央行已經降息降準,開啟了一個低利率的周期。另外,全球都在開啟一個降息周期,包括俄羅斯、日本,以及歐洲國家現在都是一個超低利率周期。所以中國沒有理由“一枝獨秀”,將利率保持在非常高的位置。”
降息真能“藥到病除”?
那么,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降息真能“藥到病除”嗎?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有不同的看法。
“這是一個非常困擾的問題。為什么我本人一直不太主張大強度或者非常激進的降息,因為降息本身是一個間接政策,它并不能直接讓我們新的經濟增長點獲得信貸支持,因為它還有一個傳導機制問題。也就是說,降息以后,真正需要支持的這些企業和行業,它的融資成本是不是就能降低?融資是不是就能變得很方便?并不是這么簡單的。相反,降息有可能刺激投機性的活動。”
降息還需“政策組合拳”
因此,向松祚認為,降息固然必要,但還需要很多配套政策,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目前經濟狀況下,財政政策應該更加積極一些;第二,我們需要有更加明確的產業政策,銀行體系的信貸政策應該配合這個產業政策;第三,要改變一些過去信貸考核的指標,比如說有些行業和企業,負債率已經非常高了,特別是房地產。第四,商業銀行應該加強對資金的監管,對于變相把資金流入股市進行投機炒作的企業,要堅決給予制裁。”
總體有利于實體經濟復蘇
既然降息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必要措施,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降息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葉檀分析,總體有利于實體經濟復蘇。
“第一,對于實體經濟,尤其是負債率很高的大企業是有利的,對于負債比較高的地方政府也是有利的,因為這會減少他們的財務負擔;第二,對于股市肯定是有利的,因為降息周期會對現有的股市“推波助瀾”;第三,對于房地產市場,起碼不會比現在更糟糕。當然,房地產市場依然在分化的過程當中。”
徐洪才強調,降息更重要的是引導市場主體的預期,形成相對寬松的資金環境。“首先是企業融資和居民消費成本會有所下降,主要是引導了市場主體的預期,因此可以促進投資消費活動,促進經濟恢復,穩定經濟增長。當然,它對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應該也是個利好,有利于改善投資基本面,也有利于形成一個相對寬松的資金環境。”
必須警惕虛擬經濟膨脹
不過,相比上述學者對降息刺激樓市復蘇的樂觀情緒,也有分析認為,降息后,樓市可能并不會因為降低了購房者資金成本迅速回暖,理由是,通過貨幣和金融手段的穩定樓市政策出了好幾輪,市場反應一般,說明政策很難起到促使市場規模化放量的效果。
歸根結底,降息的目的,不是簡單地把錢流向某個固定領域,而是降低全社會的融資成本,讓實體經濟釋放經濟活力。如果降息之后信貸資金不能有效流到實體企業,反而會刺激虛擬經濟膨脹,增加金融風險。
編輯:高夢蝶
關鍵詞:降息;經濟基本面;央行;降準;復蘇
2015-03-02 17:03:00
2015-03-01 10:11:00
2015-02-28 20:3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