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如何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群眾和企業辦事的效率,充分激發創新創業者的活力,是最近幾年國務院特別關心的大事之一。昨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推進“多證合一”和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
不到兩年時間,我國商事制度改革不斷突破。2015年10月,全面推行“三證合一”。2016年10月,全面推行“五證合一”。2017年4月26號,國務院會議決定,在去年以來已全面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社會保險、統計登記證“五證合一”改革的基礎上,全面推行“多證合一”,將涉及市場主體登記、備案等有關事項和各類證照進一步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強化中央和地方聯動,加快修法修規、完善配套政策,推動“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在各地區、各行業加快互認和應用。
會議指出,這有利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營造更加便利寬松氛圍,促進提高勞動生產率。
另外,昨天的會議還確定,進一步梳理涉企證照事項。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非按法定程序設定的一律取消;對關系公共安全等需要繼續保留的要實行準入清單管理,并完善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大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實現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檔管理”,避免讓企業重復登記、重復提交材料。逐步使“一照一碼”營業執照成為企業走天下的唯一“身份證”;把設立外商獨資包裝裝潢印刷企業等5項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至此,本屆政府已將全部226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中的87%改為后置審批或取消。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出,推進多證合一改革對于降低企業交易性制度成本和提高政府監管的效率都具有重要意義。
汪玉凱說,這兩年國務院一直推進多證合一,從技術上來講,多證合一是完全可能的,現在國務院進一步加大整合,非常有意義。多證合一以后,可以使各個部門整體上在一個平臺上運作,為企業提供方便。在這個平臺上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可以互相流動,從而形成整體的管理架構。信息通過大數據共享以后,也確實能夠提高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多證合一以后,還要把原來工商部門前置性的審批再拿掉五項,變為后置審批,這樣企業也會有更多的自主性。對于企業來說,跑一次就可以把事情辦完,這樣的制度改革有利于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提高辦事效率。
財經評論員劉艷表示,一個小小的證件合一,反饋出的是我國商事改革創新的重要一面。優化企業的市場準入程序和降低企業制度性開辦的成本,是多證合一的重要的目。從直接目標來講,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把能夠合并的證照,特別是證件類都進行合并,首先體現了商事改革的決心。
其次,這也為下一步提出了新的問題,到底和企業主體相關聯的信息、名錄以及細則和標準應該是哪些呢?從三證合一到五證合一,再到多證合一,未來是不是還有更多的專業可以整合到一個證照中呢?政府應該制定更詳細的細則,把所有的信息和公共服務資源整合到一個營業執照主體當中。實現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份證照,不斷地將和企業相關聯的行政工商事務合并,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成本。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多證合一對政府的公共服務業提出很多挑戰,比如在放管結合的背景之下,不僅要有放,還要有很好的監管。把前置性的監管放到后置性,同時會造成一些監管上的難度,甚至可能會有企業抱著投機心態,趁機出現一些違規行為。因此,對于政府部門來講,要不斷創新監管模式,把前置性的方式改成常態化的公共服務監管,還要有一些行動指導。
再者,在多證合一的背景之下,從執法部門來講,也需要更專業的執法人員,相關人員對財務的檢驗以及商品識假能力需要提高。
另外,政府不僅要發揮監管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有行政指導,要加大對于企業正向的引導,加大對于新的創業者在合法經營,包括工商稅務層面上的獎懲機制的宣傳和指導,把過去傳統的監管轉化成更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的升級版的政府監管。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有更多優秀合法合規、符合新經濟模式發展的企業,能夠嫁接在更加先進的公共服務體系之下。
編輯:
趙亞蕓
關鍵詞:
改革;一照一碼;營業執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