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財經9月28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今天中午來自中國政府網的消息,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科學定位各級各類學校美育課程目標,開設豐富優質的美育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有條件的要增設舞蹈、戲劇、戲曲等地方課程。普通高中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要創造條件開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教學模塊。
意見指出,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它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近年來,學校美育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總體上看,美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些地方和學校對美育育人功能認識不到位,重應試輕素養、重少數輕全體、重比賽輕普及,應付、擠占、停上美育課的現象仍然存在;資源配置不達標,師資隊伍仍然缺額較大,缺乏統籌整合的協同推進機制。
意見提出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總體目標。到2018年,要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資源配置逐步優化,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類學校開齊開足美育課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銜接、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促進、學校美育和社會家庭美育相互聯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美育體系。
意見還提出,要加大美育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通過多種形式籌措資金,滿足美育發展基本需求,建立學校美育器材補充機制。各地要加快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美育設施標準化建設,加強高校藝術教育場館建設,將更多的文化建設項目布點在學校,促進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互動互聯,推動校內外資源設施共建共享。鼓勵各地籌措和利用社會資金對農村中小學校美育走教教師給予專項補貼。中央財政通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等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地方盡快補齊學校美育的短板。
要探索建立學校美育評價制度。各地要開展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抓好一批試點地區和試點學校,及時總結推廣,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實施中小學校美育工作自評制度,學校每學年要進行一次美育工作自評,自評工作實行校長負責制,納入校長考核內容,并通過當地教育部門官方網站信息公開專欄向社會公示自評結果。制定符合高校藝術專業特點的教育教學評價標準。建立學校美育發展年度報告制度,各級教育部門每年要全面總結本地區各級各類學校美育工作,編制年度報告。教育部應委托第三方機構研究編制并發布全國學校美育發展年度報告。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教育專家、新錦成教育集團副總裁張景岫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過去我們都說,德智體美勞,缺一不可,美育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改進美育教學作出了重要部署,但是《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美育是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目前的美育教育有哪些突出的問題需要改進?
張景岫:從我們的國家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個人總結有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方面剛剛像新聞里談到的,首先是重視程度不夠,因為現在我們國家大學以前的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所以很多領導、老師和學校對于美育的價值認識不足。第二點我覺得是發展的水平不均勻,在一些比較發達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一些比較重點的高中,發現對于美育學生的動手能力等方面的素質的培養,其實是比較高的水平,但是二三線城市,在一些比較偏遠、農村的地區的高中,有的連美育課都沒有開設,或者缺少一些必要的設備和老師。第三個方面剛剛也提到了,我個人總結起來還是較為功利,無論從家長的層面還是學校的層面,把美育教育的開展看成了贏得比賽,或者從家長的層面看成了增強以后的求職或者是升學的資本,而沒有回歸到美育它的陶冶人的情操和提高人的素養本質上。
經濟之聲:這個意見要求,科學定位各級各類學校美育課程目標對于從幼兒園到高等學校如何開展美育教育給出了指導,要想讓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美育教育水平有所提升,克服需要改進三方面的問題,有哪些配套措施應該跟上呢?
張景岫:這個問題是多元的,首先美育教育提示對設備對物質等一些方面是提出更高一些要求,比如我們進行音樂教育,需要相關的樂器或者音樂室等等,在這個方面的投入力度其實是比較大的。各級的地方政府或者教育主管部門,能不能給予足夠一些物質上的支持,我覺得這個也是一個先決條件。第二個方面,比物質更難解決的,就是有沒有足夠數量的而且素質比較足夠的這些老師,因為多年以來,我們國家以前師范教育也是如此,學美育方面的老師找工作比較困難,現在是一個好的情況,但是師資人才的儲備上夠不夠,這個需要解決的。第三個是輿論引導的問題,因為很多家長在思考,如果孩子學這個美育對將來有沒有價值,還是從比較功利的角度去考慮,所以也需要通過議論的層面進行引導,否則學校提供條件,但是家長不支持,孩子的美育教育很難達到預期目的。
此外,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人文學院副院長于長江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關于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大家最關心就是高中階段,有網友甚至指出,除了北京、上海等素質教育發展比較好的大城市,很多的省份特別是高考大省,到了高中階段,像音樂課、美術課幾乎沒有了,那么素質教育是好事,但是高考壓力大,學生很累了,再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課程,這擠占了高考考的這些課程的學習時間,那么現如今我們的高考改革也在不斷的推進,未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除了藝術考生之外,其他的學生有沒有可能把這方面的教育成果納入到考評當中。
于長江:我覺得可以,這個說法本身是實事求是的,因為我們的中國的現在的教育本身就是這么一個現狀,以高考為導向,你讓大家不顧及高考,去搞一些美育什么的很難。怎么充分利用高考這個指揮棒,這是一個現實的辦法。但不是在高考當中增加一些科目叫美育,因為美育我們不能把它混同于音樂、美術的技能的培養。并不是學鋼琴、學音樂、學舞蹈,這樣又變成拼技能,最后會流于拼你的經濟條件,拼背景。
經濟之聲:那您覺得我們怎么來進一步加強這種美育教育的改革?
于長江:美育并不是教人藝術技能,所以要跟硬件盡量的脫鉤,這樣才符合我們的地區差別很大,包括學生的家庭背景各個方面,所以美育教育更多增加它的美感,審美意識。我覺得重點放在把美育滲透到現有的這些學科里面,比如文學、歷史、數學等等,包括政治思想教育課里面,完全可以增加美學、美育的內容。而且不能走向拼硬件、拼經濟條件這樣,這樣和我們的整個目標就相反了,所以在教材、內容方面,還是滲透到各個現有學科當中是比較好的。
經濟之聲:您覺得滲透到各個現有的學科當中,另外這個意見提出,各地要制定時間表,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中小學校美育教師的緊缺的問題,通過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實驗縣綜合改革實踐,建立農村中小學美育教師補充機制,重點補充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鄉鎮中小學校的美育教師,如何來強化各地各級學校的美育教育呢?
于長江:從現實來看,有這么多人要到窮鄉僻壤去工作很有難度,另外我是想特別強調,還是要發覺民間自發的力量。真正符合民間小學美育培養人數上并不缺,還是我們現在教師的認定、認可的機制本身,可能把一部分的人排斥在外,因為這種教育并不是真的需要有多高的學歷,而是有熱情,這樣的一些人怎么樣選拔。美育這方面確實有這種專長的人挖出來,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