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3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又有一批新職業出爐,就業創業將有更多想象空間。人社部等三部門近日發布一批新職業,其中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出生缺陷防控咨詢師、連鎖經營管理師等,共有16個,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其中,像是呼吸治療師、裝配式建筑施工員等這些新職業,在本次疫情防控中表現亮眼。
本次發布的這批新職業共有16個。它們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咨詢師、康復輔助技術咨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裝配式建筑施工員。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連串的新職業當中,已有不少新職業在本次疫情防控中表現亮眼。比如“呼吸治療師”是為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各類呼吸支持治療和氣道管理等臨床操作技術,目前,大量“呼吸治療師”正在防控一線參與救治;再比如“裝配式建筑施工員”,大量“裝配式建筑施工員”參與了定點醫院、集中隔離點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就業創業研究室副主任陳云說,新的技術、新的生產經營模式、新的需求催生了這一批新職業。“像這種智能制造工程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這些都是新技術帶來的新職業;像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這些都是一些新商業模式催生出來的新職業;再比如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咨詢師,這些都是伴隨老齡化、計劃生育改革帶來的新需求而產生的。另外,這批新職業覆蓋范圍很廣,既有制造業方面的,也有現代服務業的,還涉及到消費等多方面。”
這批新職業是人社部建立新職業發布制度以來發布的第二批。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早前報道,去年4月,首批新職業“亮相”,其中的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數字化管理師等新職業都一度引起就業市場的關注和熱議。與此同時,新職業催生了新的培訓市場,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成為趨勢。
陳云說,定期發布新職業,將給勞動者提供就業方向、就業機會和就業保障。“建立新職業發布制度是加快勞動力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它有助于拓寬新的就業渠道,廣開就業門路,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比如,它可以幫助社會對新工作有一個新認識,這樣就對勞動者的就業觀念、擇業方向有一個指導和引領的作用。現在我們有些勞動者,特別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對自己學什么、干什么都不是很清楚,新職業可以幫助他們去認識職業發展方向,幫助他們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此外,新職業的發布有利于把這些勞動者納入到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體系里面去,它可以保障勞動者的一些基本權利,對他們的職業發展、責任感、榮譽感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